遍地梟雄 《遍地梟雄》是中國作家王安憶在2005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現(xiàn)代上海的黑道男性之間的情義為主題。

中文名

遍地梟雄

裝幀

平裝

定價

22.00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開本

16

出版時間

2005年

作者

王安憶

版次

1

ISBN

9787806768044

其他

紙張:膠版紙

體裁

小說

字數(shù)

220000

創(chuàng)作年代

2005年

作品簡介

韓燕來是一位來自上海郊區(qū)貧窮的年輕人,來到上海干起了出租車司機的職業(yè)。由此接觸到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乘客,在自己的心里刻畫出每位乘客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樣的生活。在一個圣誕節(jié)的晚上,在被出租車司機視為最能賺錢的晚上,韓燕來也開始忙碌起來,后來有三個年輕男子上了他的車,由此改變了他的命運。這三個人原來是以搶劫倒賣汽車為生,他們劫持了韓燕來。在他被劫持的前期,他總是想要逃跑,但韓燕來在于他們度過一段亡命生涯的期間,與他們越來越投契,當搶匪準備放了他時,他居然很不愿意離開。韓燕來和他們三人一起過上了劫持司機然后賣車的道路。最后,當他們三人放松警惕,并希望可以一輩子快活的生活下去時,卻峰回路轉,一切如同曇花一夢,躲不過已經預示的血光之災。

創(chuàng)作背景2003年王安憶去過兩座廢礦,一處是浙江臨安大明山里的鎢礦。另一處是馬來西亞的一座城市附近的林明錫礦,王安憶將廢墟作了小說中的場景,讓人物藏身其間,在這里有一股宿命的空氣,很適合作逃亡的終局。場景就和人一樣,具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平淡,而有的卻色彩強烈。王安憶感覺是一種命運的排定,寫作的沖動奔涌而出,這個游走的故事就變成了《遍地梟雄》。角色介紹

韓燕來

韓燕來在家中排行老小,由姐姐一手帶大,從小就受到了姐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保護,直到一次受到母親的責罵,韓燕來便踏入社會,開始學車考駕照,當上了出租車司機。在圣誕夜被綁架后,?認識了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人大王以及他的同伴二王、三王。一開始被劫車綁架后,韓燕來一直在掙扎和反抗。在談判過程中,韓燕來完全被大王的口才和詭辯吸引住,連續(xù)三次錯過了逃跑的機會,甚至還為自己想要出逃感到慚愧。燕來成為了毛豆后,在身體上和性格上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不再靦腆,和伙伴們一起放聲高歌。第一次口頭作文時,流暢地講出一段故事,獲得了同伴的一致好評和鼓勵。燕來害羞的性格不僅沒有阻礙他與其他三人的交流,反而促進了他與“王們”友誼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拿到屬于自己的那筆錢,準備返家之前,燕來表現(xiàn)出非常不舍的情緒。在車站偶遇大王后,燕來終于明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跟隨大王,開始全新的生活。燕來在正式追隨大王后,他們行走在各種車站和旅店之間,在他們一次搶劫殺了人后,藏身于一處礦藏的廢墟,最后他們在此地被捕。

大王

大王身無正業(yè),靠打劫為生,他知識淵博,滿腹哲理,在給手下三人講演歷史名人偉績時口若懸河,旁征博引。對于大王來說,這些歷史偉人是一個語義模型的他者,他把自我塑造的范型框定在這些歷史名人上,試圖在這個位移上實現(xiàn)自我成就的期許。他像一個真正的偉人一樣,豪氣雄風地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自負地觀照人世間,世俗的烙印。在與韓燕來他們行走江湖之后,選擇隱居在山林的一座廢墟中,他們這段江湖生涯在廢墟中終結。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小說的主線是韓燕來被劫后,逐漸被劫他者同化,加入了他們的團伙。在游竄的一年中,與他們一起劫車,最后走上覆滅的過程。小說的敘事沿著兩條交織的線索展開,一是在韓燕來的成長中植入農村城市化的現(xiàn)實,二是在空間的位移中呈現(xiàn)價值失范的焦慮感。小說描述了在時代的沖刷和洗禮下,一群都市邊緣人的抗爭和宿命。一個上海郊區(qū)普通農戶的孩子韓燕來所遇到的意外事件,這個意外讓他碰到三個不一樣的偷車賊,把他從正常普通的的士司機生活軌道拉入到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境地。

藝術手法

從故事的表層看,故事講述的是一名出租車司機與三名劫匪的生死恩怨、情感糾葛。但穿透敘事的“傳奇”表層,觸摸到了作家上海敘事的內在轉向:性別的另一張臉譜,空間的雙重變軌。故事的儀式場等美學策略的更新,讓讀者看見了作家上海敘事的另一種聲音,以及作家對自我與他者、與歷史秩序之間復雜而多重關聯(lián)的哲學思考,從而產生一種包容的、多面并存的生命視野和悲憫的人性關懷。單從人物的外形來看,作者以往作品中蒼白孱弱的男性形象蕩然無存。小說中的大王、二王、三王和韓燕來這四個男性不僅僅在外表上是青春活力,健康有朝氣的。在思想上,以大王為代表,他們崇尚霸業(yè),長于思辨,不拘泥于常規(guī)的思維,不甘于平庸的生活。這與王安憶其它小說中軟弱無能的男性形象相比,無疑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陽剛之氣除了表現(xiàn)在人物的外形和思想上,這體現(xiàn)在對文章的細節(jié)的處理上,作者同樣別出心裁地采取了特殊的處理方式。小說次敘述層可以看得很清楚誰是敘述者,而回歸到主敘述層,可以發(fā)現(xiàn),敘述者隱匿在文本之后。一方面,敘述者始終保持著與人物的距離,以觀察者的身份記錄人物,但同時又身處評價的漩渦。另一方面,小說大量使用轉述語,很少有直接的對話描寫,即使涉及到兩個人的對話,都要加上引述語,表現(xiàn)得比較間接。敘述語境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人物的話語,體現(xiàn)了敘述者的控制權。小說中出租車被劫前完全是“眾生話語”式描寫,作者用細膩得壅塞、窒息的筆觸,用層層密密、撲面而來的意象,敘說著燕窩、燕飛、燕來三姐弟微妙的關系。出租車被劫后,小說陡然轉入一個與“眾生話語”截然不同的世界。小說還通過人物自身行為的強烈反差,構成荒誕、反諷的效果。在寫這些小人物的灰色人生時,作者故意以雅化俗、以善化惡、以喜化悲,人物充滿著反諷性。本來這些人物在社會的底層,是社會的邊緣人,但作者偏偏冠?以裊雄的美名。人物本來文化程度并不高,卻故意讓他們玩詞語接龍等高雅的游戲;人物其實在作惡,到處流竄搶劫殺人,卻故意展示他們善良的一面;人物是因為生活所迫而作惡,冒著生命的危險,承受離別親人、背井離鄉(xiāng)的痛苦;人物的心理應該是悲苦的,但小說卻故意忽略他們內心悲苦的一面,而展示他們快樂的一面。小說舍棄了犯罪題材本有的戲劇性故事外殼,不再過多描述幾個人物四處流竄、劫車逃亡的行動,而重點關注人物活動場景,著意刻畫都市的光怪陸離、鄉(xiāng)鎮(zhèn)的雜亂喧鬧、廢棄礦山的頹敗僻靜;不再滿足故事與懸念的編織與推演,任意插入各個人物的生活歷史回顧以干擾延宕故事演進;不渲染殺人越貨緊張刺激的場面而充分演繹幾個人物的精神游戲;作品始終將筆觸置于成長者的內心,一一展現(xiàn)他們內心的情感體驗。作者將小說中的重點敘述對象轉化成了男性,以往被邊緣化的男性形象在小說里成了敘述的焦點,在小說中有意識的拒絕和屏蔽了所有女性的存在。作者“莫談女人”有意地把女人這一群體完全地屏蔽開來,這種貌似極端化的寫法其實只是更進一步地向我們揭示和論證了完全脫離女性、脫離社會的男性獨立價值的不可能性。從這一角度而言,盡管敘述對象徹底地轉化為男性,為男性樹碑立傳,恰恰是從反面更好地論證了作者一向寫作的立場“女性中心論”。作品評價《遍地梟雄》可讀性極好,文字亦極有意趣,讓人有滋有味地讀下來,卻一時摸不著其主旨所在。李慶西——文學批評家、小說家 《遍地梟雄》雖然取材于一個黑道故事,可整體讀來卻沒有江湖故事所有的血腥味道和一波三折,險象叢生的故事情節(jié)。相反,整篇故事節(jié)奏舒緩,情節(jié)散漫,通篇都被一腔說古論今的壯志豪情所彌漫,顯出作者本人對故事主人公曖昧不清的善意來。孫秋英——河南工業(yè)貿易職業(yè)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王安憶,上海人,1954年生于南京,1978年回上海,任《兒童時代》編輯。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78年發(fā)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莊》、《小城之戀》、《錦銹谷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69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等長篇小說。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1998年并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chuàng)作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