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灝然
王灝然,原名王生高[1],青年作家。1988年5月出生于陜西省靖邊縣一農(nóng) 村家庭。從小愛好文學(xué),初中時開始寫作,之后作品開始發(fā)表并獲獎,曾在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xué)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高校文學(xué)大賽等全國性文學(xué)賽事中獲獎二十余次,作品見于《詩刊》、《散文月刊》、《讀者》等,并入選《中華散文精粹》、《中國高校文學(xué)排行榜》等。散文《黃土招魂》被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作為散文閱讀題所選用。曾被授予“校園之星”、“校園先進(jìn)創(chuàng)作個人”、“身邊的青春榜樣”等稱號,大學(xué)時獲得過國家獎學(xué)金。2010年5月加入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2011年8月加入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F(xiàn)就職于西安培華學(xué)院校報編輯部,邊工作,邊寫作。獲獎?wù)?/h3>

王灝然獲獎證書(部分)
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xué)大賽第一、二、三屆金獎、銀獎、金獎;第八、九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二等獎、一等獎;
全球華語少年作家寫作大賽特等獎;
第七屆全國少年之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金獎;
中華青少年文學(xué)書畫攝影大賽文學(xué)類一等獎、二等獎;
第十一屆“雨花獎”全國中小學(xué)生作文大賽高中組一等獎;
第九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入圍獎;
第五屆世界華人“中華情”主題寫作大賽大學(xué)組銀獎;
二零一零年中國散文華表獎新銳獎;
第一、二屆“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文學(xué)大賽二等獎、優(yōu)秀獎等二十余項[2]。
其中有七次頒獎典禮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應(yīng)邀參加了二零一零年中國散文峰會等。
作品評價

王灝然獲獎證書(部分)
王灝然的創(chuàng)作多以散文、詩歌為主,也作有少量短篇小說,他自稱不久將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小說創(chuàng)作上去。其文風(fēng)成熟穩(wěn)健,瑰麗雄偉,詩歌創(chuàng)作融古典與現(xiàn)代、草根情結(jié)與精神追尋為一體,具有很深的潛力。王灝然作品的深刻與大氣超出同齡寫作者很多。著名作家賈平凹、林非、周曉楓等對他有過很高的評價。有理由相信王灝然很容易成為一代文壇驍將。王灝然是80后中鮮有的純文學(xué)派作者,當(dāng)文學(xué)日益成為人們娛樂消遣的方式時,他依然保持者沉著、高雅的姿態(tài)。他杜絕膚淺的嘩眾取寵的部分“青春文學(xué)”和“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一直堅守在嚴(yán)肅文學(xué)的陣地。因此,他的作品并不多,寫起來也比較吃力。但他說,在寫作上,他是一個永久堅持夢想但不盲目的人?!巴鯙坏妥藨B(tài)的同時過于堅守,要不他可能早成名了!”有業(yè)內(nèi)人士這樣評價他。
作品擷英
黃土大多時刻是靜默的,而在它那靜默的背景之下,上演著的更是一種剛勁與烈性。一種風(fēng)卷黃沙的浩蕩氣勢,在那寬闊縱深的黃土地上豪情恣肆,血清噴薄。我想我是能夠理解這片土地的,它以自身那粗放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征服著狂野剽悍等這些鏗鏘的字眼。并且只要凝合實力,我相信它足以將帝國的堡壘,以及整個長城都擊得粉碎。
——《黃土招魂》
我曾和一只羊久久的對視,我相信我的目光是虔誠的,在它的那雙耐人品讀的眼睛面前,我似乎有一種要尋找某種東西的急迫性與使命感,怔怔而立,切切而思。那眼神乍看上去也許較為單一,但越看便越顯豐富起來。正如一切真正美的事物,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樸實無華的。但這又絕對與審美無關(guān),相反,浮現(xiàn)在我眼前的,似乎全是一些幻滅之余的景象:枯焦的野草,流蝕的田疇,干涸的流水,坍塌的筑物;華燈照射下的晦暗,五彩掩映中的蒼白,伏暑遠(yuǎn)去后的霜冷,烈火余燼末的死氣;荒漠里長風(fēng)浩蕩下的沙礫漫延,曠野中枯葉墜地時的秋氣肅殺,殯葬時亂雪紛飛間的肅穆悲涼。此時,我感覺自己所面對的并非是一雙羊的眼睛,而是一部與人類的文明有關(guān)的神圣紀(jì)錄片。而之后,這部片子用多種意象生動地放大著一個字——靜。是的,我仿佛看到了一片極其寧靜的海,藍(lán)天下,這片海越來越遠(yuǎn),也越模糊,最終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窗口,繼而又變?yōu)橐恢谎劬?,羊的眼?/p>
——《羊的眼》
大地默默無言,荒曠之上,唯有一棵樹的隱秘之處不停喧囂,這喧囂源于孤獨。正如孤獨蘊(yùn)積出狂歡。不管是歲月流逝,還是風(fēng)物永恒,那一片孤獨始終伴隨著這棵樹的生長,直至死亡。但誰又能說清,死亡是不是更大的孤獨?一種生命深處固有的情感,從大樹根底汲引而上,穿過結(jié)實的樹身,在那些繁茂的枝葉間不?;匦?,偶爾積郁為晨露,或迎來一場雨,但之后便風(fēng)干于無數(shù)烈日之下,在一個如期而至的秋日里,一葉擲地,遺響千年。這棵樹依舊靜靜地站在那里,它在想些什么呢?一位詩人寫到:“遠(yuǎn)方,你看到一片沙漠托起自己的背影,目光被大地的呼吸攪得渾濁……”
——《孤樹魂》
記得余杰說過,每當(dāng)他提起筆時便不禁會膽顫心驚。膽顫心驚這一“境界”我尚未體會過,可當(dāng)提起筆時,心頭的那份凝重,卻讓我覺得手中的筆著實有些分量。對于寫作,我以為,它是一項極為神圣而艱辛的活動。多數(shù)人的懵懂與矯情掩飾了其對一種至高性的寄寓與期待。而這種至高性卻又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以至于我們有時竟沒有理由去非難一件作品的不合文旨性。語言的隨意性與風(fēng)格的空靈之說,使我們的寫作趨避著某種自然屬性而高調(diào)去上演一段靈魂之曲。確切地說,寫作是一種主體與實體在尋求妥協(xié)與和解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了離奇的色彩。當(dāng)寫作者以自己銳利而明凈的眼光照亮那繁雜的客體時,這是一個輝煌的時刻。而正是這一刻,主體和實體往往會意外地發(fā)生背離,那種我們稱之為“和諧”的美好局面一舉被擊破。故曰:直面靈魂有時留給我們的會是難以彌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是的,它可以是一種救贖,但更多的時候它會迫使我們進(jìn)行自我贖罪。一場自我顛覆后的精神浩劫,期待著誰人的體恤與撫慰?好在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它始終不會丟下靈魂。
——《漫筆抒懷》
土地慵醒,草木躁動的日子里,櫻花遂悄然而至,并不姍姍來遲,但體態(tài)輕盈,蛩音細(xì)碎,宛似幾天前的那場春雨。古城粉黛岸然,或許幾樹櫻花不敵它一幢筑物,但我恰認(rèn)為相反:相比于濃郁與強(qiáng)烈,她們的內(nèi)心藏有顛覆的底氣。
——《櫻花語》
四野是蔚為大觀的景象,沒有人能夠?qū)⑺苋胝Z言的洪流中。語言是隨意而空洞的,而一種本質(zhì)的真正靈魂之所在,不是泛泛而存在又死于非命。它提醒你,藐視一草一木的單一是在藐視自我,藐視生命,從而藐視一種深深的本質(zhì)?!?/p>
陽光透過薄云照射進(jìn)來,稀疏卻溫暖,默契,閑適。人心思想隨之溶解,在洞悉后的明悟下開始疏放。安于此意味著一種偉大的歸宿。需權(quán)衡,彼岸是一片儼然的森林,它涵蓋于一切神祇的祈禱及所有尤物的精魂所歸。容不得漠視,更容不得褻瀆,遁入空門本身便是一種罪過?!?/p>
凋謝的花是被放逐了的天使,她應(yīng)該后悔沒有像綠葉一樣安分而又遠(yuǎn)離于紙醉金迷。花魂難留,香澤浮動,一路放歌,以一種靈異的姿態(tài)裝點著整個世界,燦爛而潮濕,熱烈而無畏?!?/p>
偶爾會逢著雨天,也許是天地在悲泣,纏綿,物傷其類,散發(fā)出生命的原始?xì)庀?。這是人的悲哀。雨滴厄然,它是大地的懦夫,畏葸,悄無聲息,廢然而下,始終流于沉默。
——《觸魂》
想著這屋的深處隱藏著另一個世界,他不是太多的填平欲望的予取予求,在五彩繽紛中也許拋棄的只是蒙昧,恐懼和虛偽。靈魂的歸宿是適宜的軀體,而軀體的歸宿仍需一個適意之所。這件破屋?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即使是這屋,甚至這軀體,有時也仿佛在飄忽。哦,小屋,我心愛的小屋,我抱著你哭,你怎么忍心就是這樣彈指間化為塵土!……
我要記錄下這空寂與悲哀?;蛟S我還年輕,同時健壯,但當(dāng)有一日我也垂暮老矣,心虛不能狂舞之時,會不會如憑吊一頁遠(yuǎn)去的歷史般地拾起一些記憶的斷片,跟著傷逝瘋狂——莫名的迷失與痛恨,喧囂著頹廢與憂傷。那是不是原生與真實的袒露,另一種揮灑青春的豪情?……
在明日破曉之前,它會孕育出一個夢,一個殘夢,那夢會將我的心緒擱淺在清晨的露水里。……
我同樣期待著新的東西的到來,我希望在我無神的雙眼的斜視下,有另一個世界在對我仰望,是它最大限度的收容了我的背叛與逃離。
——《屋》
生命中真正的悲哀乃是英靈處的不為人知。冷風(fēng)吹過的情景像是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葬禮,在那糾合雜糅的歷史的暗角,任紛亂的心挽留沉郁,感慨的太含蓄、太溫柔?!?/p>
歲月舞成了一條斑斕的綢帶,夏日過境后自會獻(xiàn)出金黃。聽,白晝的使者已屢屢高歌,鏗然處捕獲了傲慢與激情:烈火,王冠,金色的田野。
歡慶吧,酣睡著欲醒,大地的驕子將奮然而前行!
——《破晨》
恍惚的世界里目迷五色
想象著將目光截斬成絲
以絲為弦,在體內(nèi)筑一座巨大的琴
萬籟止。心弦撥動,與物共振
是幻中的夢?是切中的真
月老扶風(fēng)走過。道一句
盛情無語,風(fēng)月無聲
……
在體內(nèi)的骨頭中刻下真言
讓神靈去為自己祈禱與懺悔。只因
擁有金色的田野卻又不肯放棄整個陽春
烈日下影子成了被流放的罪者。你說
“在人類尚未成熟之前
請別職責(zé)我綻放生命”
——《夏日三詠》
倘若我能安靜的像夜里的星星
我愿意脈脈注視你直到天明
慌亂中,幾次伸出手去
我不忍心采下一朵愛情
——《小野花》
立秋了。好夢先我而去
我的激情先誰而去
站在夏日的稍末
我的嘆息如一滴晨露
深深浸入了潮濕的地表
——《立秋》
這是幸福的夜晚
從塵世中醒來尚有些遲鈍
我看到了黃昏和村莊,雨水和谷場
屋前滾過的一座座黃土峁
那是公元后人類的病榻和埋我的地方
風(fēng)起了,一滴淚水砸得粉碎
整個下午,我看到母親在田里拾起的
全是我的悲傷
這是幸福的夜晚
此刻,我脫掉傲氣,一臉謙恭
甚至連腳下的大半片江山也置之不顧
錯愕下,我將月色當(dāng)成了故鄉(xiāng)的衣角
死拽著它苦苦傾訴
——《今夜,故鄉(xiāng)懸在我眼前》
以一朵蓮高出水面的姿態(tài)
你從我的生命中姍姍走來
用月華浣洗情思的輕盈
我收藏了天邊的一朵云彩
譜了曲的河水不住地流淌
風(fēng)中翩翩的蒹葭在水一方
哦,你是我琴弦上的舞者
恰若撫慰孤夜的點點星光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