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庸,明初功臣,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明初軍事人物。趙仲中弟。

簡介

明初功臣,南雄侯-趙庸,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明初軍事人物。趙仲中弟。其早年和兄趙仲中鎮(zhèn)守水寨屯兵巢湖,后歸順朱元璋。后升為參知政事,與俞通海、廖永忠等人進(jìn)攻康郎山,后占領(lǐng)武昌、廬州、安豐、淮東、海安、泰州,升任中書左丞,進(jìn)攻山東。洪武元年兼任太子副詹事,后隨大軍攻破河南、河北、山西、陜西。跟隨常遇春北追元帝。后與李文忠攻慶陽、應(yīng)昌。功勞本最大,但因在應(yīng)昌私納奴婢,不得封公,則為南雄侯。此后,平定福建、廣東叛亂,斬首八千余人。洪武二十年,與燕王朱棣出古北口,招降乃兒不花。后因胡惟庸案受牽連而被殺。

歷史記載

陳友諒陷安慶,仲中棄城走還龍江,法當(dāng)誅。常遇春請?jiān)?。太祖不許,曰:“法不行,無以懲后?!彼煺D仲中,而以其官授庸。

從復(fù)安慶,徇江西諸路,進(jìn)參知政事。從戰(zhàn)康郎山,與俞通海、廖永忠等以六舟深入敗敵。平武昌,克廬州,援安豐,皆有功。大軍取淮東,庸與華高帥舟師克海安、泰州,進(jìn)國平江。吳平,擢中書左丞。從大將軍取山東。

洪武元年命兼太子副詹事。河南平,命庸留守。復(fù)分兵渡河,徇下河北州縣,進(jìn)克河間,守之。尋移守保定,并收未復(fù)山寨。又從大軍克太原,下關(guān)。陜。從常遇春北追元帝。師還,遇春卒,命庸為副將軍,同李文忠攻慶陽。行至太原,元兵攻大同急,文忠與庸謀,以便宜援大同,再敗元兵于馬邑,擒其將脫列伯。論功,賞賚亞于大將軍。

三年復(fù)從文忠北伐,出野狐嶺,克應(yīng)昌。師還,論功最,以在應(yīng)昌私納奴婢,不得封公,封南雄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已,從伐蜀,中途還。

洪武十四年(1381)末至洪武十五年(1382)初,閩、粵盜起,命庸討之。逾年悉平諸盜及陽山、歸善叛蠻,戮其魁,散遣余眾,民得復(fù)業(yè)。奏籍蜒戶萬人為水軍。又平廣東盜號(hào)鏟平王者,獲賊黨萬七千八百余人,斬首八千八百余級(jí),降其民萬三千余戶。還,賜彩幣、上尊、良馬。其冬出理山西軍務(wù),巡撫北邊。

二十年,以左參將從傅友德討納哈出。二十三年,以左副將軍從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兒不花。還,坐胡惟庸黨死。爵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