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鶴銘》是一本流傳甚廣的顏體楷書字貼。為清光緒年拓本,自清末至今先后由安東誠文信書局、安東宏業(yè)號印書局、文明書局、上海福祿壽書局、上海尚古山房、北平前門外泰山堂書帖荘、中國臺灣童年書店、中國臺北世峰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創(chuàng)作年代

清光緒年

作者

李郁華

作品名稱

雙鶴銘

文學(xué)體裁

顏體楷書字貼

簡介

《雙鶴銘》是一本流傳甚廣的顏體楷書字貼。為清光緒年拓本,自清末至今先后由安東誠文信書局、安東宏業(yè)號印書局、文明書局、上海福祿壽書局、上海尚古山房、北平前門外泰山堂書帖荘、中國臺灣童年書店、中國臺北世峰出版社和北京工藝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作者

李郁華(1837~1902),湖南新化縣人,字韋仲,一字果仙,晚年號瓠叟。咸豐九年恩科舉人,同治七年(1868)中進(jìn)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實錄館、國史館纂修。光緒元年(1875)任恩科順天鄉(xiāng)試正考官,歷任奉安典禮隨員、欽命稽察南新倉事務(wù)、稽察吏部、提都衙門事務(wù),著有《聽松濤詩集》《瓠叟詩抄》《苦索山房詩集》等。

全文

雙鶴銘并敘:兩淮副轉(zhuǎn)運使星槎徐君,既茸治平山堂,縱雙鶴其中,主僧星悟珍護(hù)之,俯仰池亭,飲啄自適。未幾,一鶴病足斃,一鶴巡繞哀鳴,絕粒以殉。鳴呼!義矣!星悟坎地而瘞之,并樹碣其前,題曰:‘鶴?!?,而乞余為之銘,銘曰:有鳥有鳥鳴在陰,翩然比翼懷好音。胡為羽化趾相尋,義不獨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響愔愔。生并棲中林,死同穴兮芳苓。相彼羽族兮而貞烈其心,世之不義愧斯禽’。光緒乙未冬十月,湘南李郁華果仙父撰并書。

《雙鶴銘》勒石

《雙鶴銘》勒石

勒石高50厘米、寬160厘米。每字上下高約6厘米、寬約5厘米。嵌在大明寺大雄寶殿的東廊內(nèi)墻壁上,至今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