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正念:聽一行禪師講活在當下的智慧》是一部書籍,出版時間:2012-02-01

中文名

愛的正念:聽一行禪師講活在當下的智慧

開本

16開

外文名

The mindfulness of love: listening to a Zen master

類別

圖書 宗教 佛教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現(xiàn)代出版社

作者

方怡蓉

出版時間

2012年2月1日

裝幀

平裝

版次

1

譯者

方怡蓉

其他

紙張:膠版紙

ISBN

9787514305074

內(nèi)容簡介

為何在我們抉擇實踐的道路上,舉步如此迷惘?

聽一行禪師講活在當下的智慧

《愛的正念》是一行禪師選集第2輯中的第一本,素以“經(jīng)中之王”著稱的《法華經(jīng)》,是最尊崇的佛教經(jīng)典之一,經(jīng)文內(nèi)容是佛陀晚年在印度靈鷲山的宣說教誨。一行禪師在這本書中將之分為兩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主要幫助人們減輕恐懼、絕望、焦慮等痛苦情緒,得以過上喜悅的生活;第二部分,他通過“包容”、“禪定”、“正念”等佛教智慧,教我們?nèi)绾螌⑿扌腥谌肴粘I?,以實際行動,活出全新的自己。

一行禪師一如既往用他詩歌般的語言,將智慧緩緩注入讀者胸中,安享真正的平靜與幸福。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世界著名佛教大師、宗教界精神領(lǐng)袖、偉大的心靈導(dǎo)師,當今社會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

1926年出生于越南,16歲出家,后創(chuàng)立青年社會服務(wù)學(xué)校、萬行佛教學(xué)院和Tiep Hien接現(xiàn)團體。1982年在法國西南部建立“梅村”(Plum Village)禪修道場,推廣正念的禪修并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難民及兒童,畢生宣揚非暴力的和平理念與正念生活之道。1967年,被美國民權(quán)領(lǐng)袖馬丁·路德·金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著作達100多種,身兼詩人、作家與學(xué)者,除了佛學(xué)論述外,還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他對佛法的獨特領(lǐng)悟和詩意表達,使人們得以了解佛法,掌握凈化身體和解脫心靈的藝術(shù)。

他的書關(guān)注人類的存在狀況,關(guān)注人類心靈的苦難與療救,加之他對佛法的深刻體驗和深入淺出的詩意表達,其著作被翻譯成40多個國家的文字,在歐美暢銷書排行榜中曾多次進入前十名,長期暢銷不衰,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跡。代表作有:《與生命相約》、《愛的正念》、《一心走路》、《你可以,愛》、《體味和平》等。

媒體評論

當在曼哈頓遇見一行禪師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他的寧靜,這位禪宗大師的身邊似乎縈繞著一種深深的祥和氣息。

——奧普拉(Oprah,美國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

一行禪師選取一部廣受敬重的佛經(jīng),這部經(jīng)典是一本深刻而實用的指南,教導(dǎo)人們轉(zhuǎn)化自我與世界,是整個“正念”教法中的最佳典范。禪師解說的依據(jù)來自人類深處的苦難,卻又出人意表地保持開放與清凈。他對我們每個人說法,也為全人類說法。

——喬 · 卡巴金 Jon Kabat-Zinn(美國暢銷書作家,代表作《正念》)

講的都是常識,但是聽的時候就覺得入心入耳。不是因為大師說了什么,是因為大師整個人的那種狀態(tài),從容、寧靜、平和。

——梁文道(著名學(xué)者,鳳凰衛(wèi)視知名節(jié)目主持人)

一行禪師巧妙地將《法華經(jīng)》做了一個結(jié)構(gòu)的劃分,并且為閱讀或思維《法華經(jīng)》的經(jīng)義時,提出思考的“立足點”與“向度”。簡單來說,閱讀此書會感覺,一行禪師“把《法華經(jīng)》的蓮花花瓣,一片片打開了”!

——王尚智(臺灣著名電視媒體人)

這本書為現(xiàn)代讀者開啟了《法華經(jīng)》的大門。法師了解當代學(xué)界的佛教史觀,也融合了古代祖師的思想精華,更有其自身對佛法的深切領(lǐng)會,以深入淺出、優(yōu)美清新、富含哲理的筆觸,娓娓道出《法華經(jīng)》的宏大事業(yè)。

——黃國清(我國著名佛教學(xué)者)

目錄

中文版序

一行禪師:人人皆可成佛

推薦序

  王尚智:子夜時分的感動

導(dǎo)讀

  一行禪師:人間的、神圣的、實踐的經(jīng)中之王

第一部

 歷史的向度 在通往最高智慧的道路上,佛陀不會拋棄任何人

第一章 開啟二門:修行如同一道海浪

第二章 善巧方便:佛陀的智見深如大海

第三章 唯有一乘:幸虧有佛陀,我們得以重生

第四章 窮困的兒子:用愛結(jié)成束縛,愛的意義何在?

第五章 一味法雨:救渡的最高智慧

第六章 涅槃化城:當你覺得無以為繼時

第七章 授記成佛:去往光明的船足夠?qū)拸V

第八章 提婆達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九章 四安樂行:口吐蓮華,口出光明

第十章 法師:領(lǐng)受“經(jīng)中之王”的利益

第二部

 究竟的向度 因緣重重無盡,正念光明地活在當下

第十一章 多寶佛塔示實相:不畏懼生死的秘密

第十二章 菩薩從地涌出:笑看生命中發(fā)生的一切

第十三章 無量壽命:什么樣的人生,才需要覺悟?

第十四章 功德:證悟深遠的快樂

第十五章 正念之光:光明地活在當下

第十六章 囑托與信賴:一切教法中,以此為第一

第三部

 行動的向度 愛,是唯一能保護我們免于傷害的力量

第十七章常不輕:把希望的訊息帶給每個人

第十八章藥王:非成就的成就

第十九章妙音:吟唱一首解脫之歌

第二十章 普門: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

第二十一章  千百億化身:時時與智慧同在

第二十二章  愛的正念:從痛苦中獲救的關(guān)鍵

第二十三章  無畏:將牢獄轉(zhuǎn)變?yōu)榍鍥龅纳彸?/p>

第二十四章  持地菩薩與地藏菩薩:心凈、身凈、家園凈

第二十五章  陀羅尼:度一切苦厄

第二十六章  妙莊嚴王:免于苦海中的沉淪

第二十七章  普賢大行:人人可用的十種修行法

第四部

 開啟行動之門  跨越苦難的河流,登上幸福彼岸

第二十八章 六波羅蜜:自在人生的大智慧

第二十九章 布施:愈給予愈富有

第三十章 持戒:那是束縛嗎?

第三十一章  包容:是非來臨,心中持寬

第三十二章  精進:純而不雜,有進無退

第三十三章  禪定:全然地活在當下

第三十四章  智慧:如鳥之雙翼,高翔遠游

附錄

:注釋

前言

子夜時分的感動

王尚智(臺灣著名電視媒體人)

如果每一部經(jīng)典都是一朵法義之花,我們該怎樣飛到哪個位置,才能吮啜它迷人的精華?如今有那么多的佛法信息、眾多法師、上師的開示,與顯密法門教派的修行,為何我們在抉擇實踐道路上,舉步卻如此迷惘?

我自己身為一名佛教徒與媒體人雙重角色,更深切感受著學(xué)習佛法,在現(xiàn)代傳播環(huán)境中,要不失真,是很不容易的。我從幾個“問號”開始思維,再如此慎重地推薦此書,主要是因為一行禪師的開示語錄,向來是我在工作余暇,極少數(shù)愿意再特別擠出時間,于眼底指間一字一句去深心聆聽的!

在享譽國際的佛教僧侶中,生于越南中部,16歲出家的一行禪師,除了積極投身救助戰(zhàn)爭受害者的活動之外,他更在佛教經(jīng)典與禪法修行的解析上,有直指法義核心,又能同時應(yīng)用于現(xiàn)代生活的獨到觀點。特別是向來深奧的佛教名相,往往通過禪師的英文表述,反倒更能化繁為簡地呈現(xiàn)佛法的核心思路與普世價值。

作為長期聽聞一行禪師開示的“法粉絲”(Fans of Dharma),多么希望這本 Peaceful Action Opening Heart : Lessons from the Lotus Sutra若能直接閱讀英文該多好!當然,深深高興于這本譯為《愛的正念》的中文譯本,如今終于能順利完成,是這么的好!

由一行禪師闡述的這一本《愛的正念》,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禪師獨到的“萃取”功力!《法華經(jīng)》是公認集結(jié)佛陀圓滿智慧,含攝大、小、密乘的諸乘精華,同時表現(xiàn)出過去、現(xiàn)在、未來時空幻妙特征的佛教重要經(jīng)典??梢韵胍娺@本經(jīng)典,現(xiàn)代人若要消化吸收,是相當不容易的。但一行禪師巧妙地將《法華經(jīng)》做了一個結(jié)構(gòu)的劃分,并且為閱讀或思維《法華經(jīng)》的經(jīng)義時,提出思考的“立足點”與“向度”。簡單來說,閱讀此書會感覺,一行禪師“把法華經(jīng)的蓮花花瓣,一片片打開了”!

打開經(jīng)典里的法義之花是如此不易,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個佛法信息變得多元充沛,有時卻也廉價失真的時代。經(jīng)典,難道就是無止境,不求甚解地反復(fù)諷誦?所有的經(jīng)文不都是讓我們通過文字,重新回到佛陀說法的現(xiàn)場聆聽?即使再怎么博覽群藏,也都應(yīng)當去思維每一部、每一句經(jīng)典中的佛法本義,并且努力萃取可實踐于自己生活中應(yīng)用的精神,這才是學(xué)佛者共同的基本態(tài)度吧!

每一位在人世間住持佛陀正法的傳承者,都有一只獨到的“法眼”。聆聽他們的智慧思路,如同親歷他們的法眼所見聞。即使容易被讀來滿天神佛的《法華經(jīng)》,在一行禪師的法眼下,得以化繁為簡,照見精華。馬丁 ·路德 ·金(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一行禪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形容說:“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溫良的越南僧人,更堪當諾貝爾和平獎。”但個人更感動的,是這位僧人自己在子夜時分諷誦《法華經(jīng)》時,那份無能言語、剔透相印的深心體會——請容在最后邀請一同安然吟誦:

夜里,當念誦《法華經(jīng)》時,

經(jīng)聲震動銀河,

穹蒼之下的地球醒來,

在大地懷里,百花驟然綻放。

夜里,當念誦《法華經(jīng)》時,

一座寶塔出現(xiàn),光芒萬丈,

仰望夜空,觸目盡皆菩薩,

而佛陀的手,就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