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平,男,1967年出生于江西省新干縣,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中文名

吳智平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西新干

畢業(yè)院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職業(yè)

教師

專業(yè)方向

地質學

職務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jīng)歷

學習經(jīng)歷

1985年9月~1989年6月: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yè)從事本科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yè)從事碩士研究生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6月:石油大學(華東)石油資源系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專業(yè)從事博士研究生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9年7月~1992年8月:于江西省永新師范從事教學工作,任助教;

1995年7月~現(xiàn)今: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任教,1996年晉升為講師,1999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聘為博士生導師。

教學工作

承擔了《古生物學》、《地史學》、《環(huán)境地質學》、《學科前沿知識講座》等課程以及野外地質實踐的本科教學工作;其中主講的《古生物學與地史學》被評為“示范課堂”;并作為負責人承擔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精品課程的建設任務;2003年被評為石油大學優(yōu)秀青年工作者,2004年獲“勝利育才獎”;

作為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主講《現(xiàn)代地層學》、《地層學原理與方法》等研究生課程,已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2名,1人次獲得校級優(yōu)秀碩士論文。

科研工作

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并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油氣專項、國家“973”項目專題、中石化攻關項目以及油田橫向課題等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累計到位科研經(jīng)費超過1000萬元,被評為中國石油大學“十五”期間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在《地質學報》、《沉積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已在“原型盆地恢復及盆地疊合關系” 、“地層不整合面”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優(yōu)勢,多次獲得中國地質學會優(yōu)秀論文獎、石油大學優(yōu)秀科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

獲得榮譽

2013年12月,“渤海灣盆地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及其與新生代盆地的疊合關系”,獲得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4年1月,“含油氣盆地不整合結構控烴理論及實踐”獲得了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

2014月2月,“含油氣盆地不整合結構及其控藏機理研究與應用”獲得了山東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4年9月,“復雜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與疊合單元類型區(qū)劃理論與技術方法”獲得了青島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