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龍,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能源學院分黨委組織委員,石油地質系主任。在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共計19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3篇;中文核心10篇。

中文名

丁文龍

外文名

Wen-long ding

性別

出生日期

1965-11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畢業(yè)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

職業(yè)

教師

人物經歷

1986年獲江漢石油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查專業(yè)學士學位

1989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石油構造分析方向碩士學位

1989年-1999年在大慶石油學院勘探系任教

2001年由教育部選派赴俄羅斯作訪問學者學習

2002年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含油氣盆地構造分析方向博士學位

2004年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后出站;

2004-至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任教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

(1)含油氣盆地與構造分析;

(2)非常規(guī)油氣地質理論與評價;

(3)油氣勘查與評價技術;

(4)油氣運移與成藏;

(5)油氣田開發(fā)地質;

(6)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理論與技術;

研究特色

從事《石油構造分析》、《油區(qū)構造解析》、《頁巖氣構造分析》、《新能源地質與勘查》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形成了“石油構造分析與控油作用、頁巖氣構造和裂縫及其與含氣性關系研究”等的穩(wěn)定學科方向。

特別是對國、內外含油氣盆地構造特征與演化、地震資料構造解釋、構造樣式分析、古構造恢復、構造應力場與裂縫分布預測、頁巖氣構造和裂縫及其與含氣性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成果顯著。

主講課程

本科生:《石油構造分析》、《頁巖氣構造分析》、《新能源地質與勘查》

研究生:《油區(qū)構造解析》、《含油氣盆地分析》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石油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1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專題2項、國家“973”項目專題2項、國家油氣重大專項專題3項和重大橫向科研項目等60多項。近5年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2004-2007:“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及構造作用研究”,中國石化西部勘探指揮部,負責人;2006-2007:“塔河西南部地區(qū)上奧陶統覆蓋區(qū)中下奧陶統儲層構造控制作用與評價”,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負責人;2007-2008:“天山南地區(qū)斷裂構造特征及構造演化”,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負責人;2008-2009:“前陸盆地壓扭性斷裂控油作用機理研究”,中國石油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研究項目(2008D-5006-?01-06),負責人;2008-2009:“巴-麥地區(qū)古構造特征及演化研究”,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負責人;2008-2009:“Chad?Lake、Doba、Doseo、Salamat盆地構造樣式分析”,CNODC項目,負責人;2008-2010:“塔北、塔中-巴楚古斷裂體系活動對古隆起形成演化的控制研究”,國家“973”項目-專題(2006CB202302-05),負責人;2008-2010:“塔里木盆地南華系-泥盆系構造-巖相古地理研究與編圖”,中國石化科技部海相前瞻項目專題,負責人;2008-2010:“中東中亞區(qū)域構造格架與主要含油氣組合分布特征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2008ZX05031-001),負責人;2009-2011:“Bongor盆地反轉構造特征研究”,中油國際乍得有限公司,負責人;2010-2011:“巴楚隆起與和田古隆起構造演化關系及有利區(qū)帶評價研究”,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負責人;2011-2012:“上揚子渝東南地區(qū)下古生界黑色頁巖氣構造與裂縫分布規(guī)律研究”,國土資源部油氣戰(zhàn)略研究中心課題,國家專項,負責人;2011-2012:“上揚子黔北地區(qū)下古生界黑色頁巖氣構造與裂縫分布規(guī)律研究”,國土資源部油氣戰(zhàn)略研究中心課題,國家專項,負責人;2011-2012:“非洲東海岸區(qū)域構造和盆地演化特征分析”,中國石化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負責人;2011-2012:“延長油氣區(qū)長7段、長9段、山西組和本溪組頁巖氣構造與裂縫發(fā)育特征研究”,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部課題,負責人;2011-2013:“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區(qū)構造與沉積對奧陶系儲層形成控制與分布預測研究”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負責人;2011-2013:“冀中坳陷東北部石炭-二疊系煤成氣成藏條件與勘探方向研究”,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第二輪校企重大科研合作項目(HBYT-YJY-2011-JS-08),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2-2013:“巴楚地區(qū)構造演化與有利區(qū)帶研究”,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科研項目(KY-2012-S-035),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1-2013:“中國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富有機質頁巖裂縫發(fā)育程度與主控因素定量關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41072098),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1-2014:“渤海灣盆地頁巖氣資源評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2011ZX05018-001-002),?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1-2014:“沾化凹陷-羅家地區(qū)沙三下亞段泥頁巖儲層裂縫形成與分布預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2011ZX05009-002-205),?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2-2014:“黔西北地區(qū)古生界黑色頁巖氣構造與裂縫分布特征研究”,貴州省國土資源廳頁巖氣重大項目,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3-2014:“貴州鳳岡一區(qū)塊頁巖氣資源地質調查與有利區(qū)評價”,?北京大地高科煤層氣工程技術研究院(編號:DDGS-YYQKCGZFG-001),正在進行中,負責人;2014-2017:“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古近系陸相富有機質頁巖裂縫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41372139),正在進行中,負責人;

人物作品

出版專著
?[1]?丁文龍,張樹林,胡望水?等主編。石油構造分析[M].?石油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2.[2]?丁文龍,金文正,樊春,何金有?編著。油藏構造分析[M].高等學校教材,國家教學質量工程(石油工程)特色專業(yè)建設教材,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2.[3]?丁文龍,何登發(fā),陳昭年?編著。油區(qū)構造解析[M].高等院校地質專業(yè)研究生教學用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丁文龍,金文正,樊春?編著。頁巖氣構造分析[M].?石油高等院校特色教材,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3.[5]?丁文龍,金文正,劉維軍?著。多信息斷層封閉性綜合評價系統研究及應用[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6]?丁文龍,周琦,宮美林,姚佳利?編著。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裂縫識別方法與特征研究[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3.[7]?周琦,丁文龍?編著。油氣田開發(fā)地質基礎?[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1.

學術論文依托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研究成果,近5年來在《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and?Engineering》、《Energy?Exploration?&?Exploitation》、《Geoscience?Frontiers》、《巖石學報》、《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地學前緣》、《地質通報》、《地球科學進展》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共計19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收錄3篇;中文核心10篇。

?[1].?Wenlong??Ding,?Tailiang?Fan,?Bingsong?Yu?et?al.?Ordovician?carbonate?reservoir?fracture?characteristics?and?fracture?distribution?forecasting?in?the?Tazhong?Area?of?Tarim?Basin,Northwest?China[J].?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and?Engineering,2012,86-87:62-70.?doi:10.1016/j.petrol.2012.03.006(SCI?收錄,IF=0.997,學術榜刊)[2].?Wenlong?Ding,?Huan?Wan,Yeqian?Zhang,?et?al.?Characteristics?of?the?Middle?Jurassic?marine?source?rocks?and?prediction?of?favorable?source?rock?kitchens?in?the?Qiangtang?Basin?of?Tibet[J].?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2013,66:63-72.(http://dx.doi.org/10.1016/j.jseaes.2012.12.025).(SCI?收錄,IF=2.379,學術榜刊)[3].?Wenlong?Ding,?Dingwei?Zhu,?Junjie?Cai,?et?al.?Analysis?of?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s?and?Major?Regulating?Factors?of?Fractures?in?Marine-Continental?Transitional?Shale-Gas?Reservoirs:?A?Case?Study?of?the?Carboniferous-Permian?Strata?in?the?Southeastern?Ordos?Basin,?Central?China?[J].?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2013,45:121-133.?(http://dx.doi.org/10.1016/j.marpetgeo.2013.04.022),(SCI?收錄,IF=2.111,學術榜刊)[4].?Wenlong?Ding,?Huan?Wan,?AiGuo?Su?,?et?al.?Characteristics?of?Triassic?marine?source??rocks?and?prediction?of?favorable?hydrocarbon?generation?area?in?Qiangtang?basin,?Tibet?[J].Energy?Exploration?&?Exploitation?,?2011,29(2):143-160.(SCI?收錄,IF=1.712,外刊)[5].?丁文龍,李超,蘇愛國,等。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烴源巖綜合地球化學剖面研究及有利生烴區(qū)預測[J].巖石學報,2011,27(3):878-896.(SCI?收錄,IF=1.117,內刊)[6].?丁文龍,漆立新,云露,等。塔里木盆地巴楚-麥蓋提地區(qū)古構造演化及其對奧陶系儲層發(fā)育的控制作用[J].巖石學報,?2012,28(8):2542-2556(SCI?收錄,IF=1.117,內刊)[7].?Wenlong?Ding,?Chao?Li,?Chunyan?Li,?et?al.?Fracture?development?in?shale?and?its??relationship??to?gas?accumulation?[J].?Geoscience?Frontiers,?2012,?3(1):97-105.(校內認定等同于SCI)[8].?丁文龍,金之鈞,張義杰,等。準噶爾盆地腹部斷裂控油物理模擬實驗及其成藏意義[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1,36(1):73-82.(EI?收錄)[9].丁文龍,樊太亮,黃曉波,等。塔中地區(qū)中-下奧陶統古構造應力場模擬與裂縫儲層有利區(qū)預測[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5):1-6.(EI?收錄)[10].?Wenlong?Ding?,Wenzheng?Jin,?Jinchuan?Zhang,?et?al.?Distribution?of?Shale?Gas?Resources?in?China?and?Their?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Potential[C].?ICMREE2011-Proceedings: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terials?for?Renewable?Energy?and?Environment:1582-1586(EI收錄)[11].?丁文龍,林暢松,漆立新,等。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構造格架及形成演化[J].地學前緣,2008,15(2):242-251(中文核心)[12].?丁文龍,樊太亮,黃曉波,等。塔中地區(qū)上奧陶統古構造應力場模擬與裂縫分布預測[J].地質通報,2011,30(4):588-594(中文核心).[13].?丁文龍,許長春,久凱,等.?泥頁巖裂縫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11,26(2):135-144(中文核心).[14].?丁文龍,漆立新,呂海濤,等。利用FMI資料分析塔河油田南部中-下奧陶統儲層構造應力場[J].現代地質,2009,23(5):852-859(中文核心)[15].?丁文龍,李超,李春燕,?等。頁巖裂縫發(fā)育主控因素及其對含氣性影響[J].地學前緣,2012,19(2):212-220?(中文核心).[16].?丁文龍,金文正,張金川,等。頁巖氣將成為中國天然氣開發(fā)新領域[J]石油與裝備,2011,25(3):26-27(科技核心).[17].?丁文龍,何登發(fā),張金川,等。構造物理模擬實驗技術與實驗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8):177-180(中文核心)[18].?丁文龍,陳昭年,何登發(fā),等?.“石油構造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效果[J].中國地質教育,2009,(3):120-123?(科技核心).[19].?丁文龍,何登發(fā),張金川,等。石油構造物理模擬實驗室建設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0,13(2):127-128?(中文核心).
指導論文

近5年指導研究生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導師通訊作者)

?[1].?WeiTe?Zeng,?Wenlong?Ding,?Jinchuan?Zhang,?et?al.?Fracture?development?in?paleozoic?shale?of?Chongqing?area(South?China).?Part?two:Numerical?simulation?of?tectonic?stress?field?and?prediction?of?fractures?distribution[J].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2013,75:267-279.http://dx.doi.org/10.1016/j.jseaes.2013.07.015.(SCI?收錄,IF=2.379,學術榜刊)[2].?WeiTe?Zeng,?Jinchuan?Zhang,?Wenlong?Ding,?et?al.?Fracture?development?in?paleozoic?shale?of?Chongqing?area(South?China).?Part?one:?Fracture?characteristics?and?comparative?analysis?of?main?controlling?factors[J].?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2013,75:251-266.http://dx.doi.org/10.1016/j.jseaes.2013.07.014.(SCI?收錄,IF=2.379,學術榜刊)[3].?Kai?Jiu,?WenLong?Ding,?WenHui?Huang,?et?al.?Fractures?of?lacustrine?shale?reservoirs,?the?Zhanhua?Depression?in?the?Bohai?Bay?Basin,?eastern?China.?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2013,48:113-123.?http://dx.doi.org/10.1016/j.?marpetgeo.2013.08.009.?(SCI?收錄,IF=2.111,學術榜刊)[4].?Kai?Jiu,WenLong?Ding,WenHui?Huang,et?al.?Simulation?of?paleotectonic?stress?fields?within?Paleogene?shale?reservoirs?and?prediction?of?favorable?zones?for?fracture?development?within?the?Zhanhua?Depression,?Bohai?Bay?Basin,?east?China.?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and?Engineering.?2013,110:119-131.?doi:?10.1016/j.petrol.2013.09.002.?(SCI?收錄,IF=0.997,學術榜刊)[5]?曾維特,丁文龍,張金川,等.中國西北地區(qū)頁巖氣形成地質條件分析[J].地質科技情報,2013,32(4):139-150.(中文核心期刊)[6]?吳禮明,丁文龍,趙松,等.塔里木盆地巴楚-麥蓋提地區(qū)古構造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2,19(1):6-11.?(中文核心期刊)[7]?吳禮明,丁文龍,張金川,等.渝東南地區(qū)下古生界富有機質頁巖儲層裂縫分布預測[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33(9):43-46.?(中文核心期刊)[8]?吳禮明,丁文龍,曾維特,等.滑脫構造與油氣成藏的關系[J].特種油氣藏,2011,18,(5):?60-63.?(中文核心期刊)[9]?朱定偉,丁文龍,鄧禮華,等。中揚子地區(qū)泥頁巖發(fā)育特征與頁巖氣形成條件分析[J].特種油氣藏,2012,19(1):34-37.(中文核心期刊)[10]?朱定偉,王香增,丁文龍,等。測井資料在優(yōu)質頁巖氣儲層識別中的應用—以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長7段黑色頁巖為例[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8(2):25-29,34.(中文核心期刊)[11]?朱定偉,丁文龍,游聲剛,等。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古構造恢復及地質意義[J].特種油氣藏,2013,20(1):48-51.(中文核心期刊)[12]?久凱,丁文龍,黃文輝。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沙三段頁巖氣地質條件分析?[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2,36(2):65-70.(中文核心期刊)[13]?久凱,丁文龍,黃文輝。上揚子地區(qū)下寒武統海相富有機質頁巖形成環(huán)境與主控因素分析[J].現代地質,2012,26(3):547-554.(中文核心期刊)[14]?久凱,丁文龍,李春燕。含油氣盆地古構造恢復方法研究及進展[J].巖性油氣藏,2012,24(1):13-19.(中文核心期刊)[15]?久凱,丁文龍,李玉喜,等.黔北地區(qū)構造特征與下寒武統頁巖氣儲層裂縫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2,23(4):797-803(EI收錄期刊).[16]?宮美林,丁文龍,皮冬冬,等.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下寺灣-云巖區(qū)二疊系山西組頁巖氣形成條件[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3,37(3):1-10(中文核心期刊).[17]?李超,丁文龍,樊太亮,等。塔中地區(qū)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裂縫特征及主控因素[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10,32(增刊):110-115.(中文核心期刊[18]?塵福艷,梁宏斌,丁文龍,等。冀中坳陷東北部石炭-二疊系沉積相特征及古環(huán)境再造[J],中國地質,2012,39(4):939-946.(中文核心期刊)[19]?塵福艷,丁文龍,錢錚,等.冀中坳陷石炭-二疊系烴源巖埋藏-生烴史控制因素[J],斷塊油氣田,2013,20(2):145-149.(中文核心期刊)[20]?姜?敏,丁文龍。中國含油氣盆地鹽構造特征及其與油氣聚集的關系[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8,4(1):34-39.?[21]?任朝波,漆立新,丁文龍,等。平衡剖面技術在塔里木盆地阿克庫勒凸起構造演化分析中的應用[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8,4(2):5-10.

榮譽獎項

?1.?2002年“準噶爾盆地斷裂活動特征及其控油氣作用機理研究”,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排名第一(有證書);2.?2004年“柴達木盆地油氣地質基礎研究及資源評價”,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號:2003-183,排名第22(有證書);3.?2004年“準噶爾盆地斷裂控油氣規(guī)律的研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第4(有證書);4.?2010年“準噶爾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與油氣聚集規(guī)律”,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號:KJ-2009-2-09-R4,排名第4(有證書);5.?2010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學優(yōu)秀獎(三等獎)(有證書)6.?2011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學優(yōu)秀獎(三等獎)(有證書)7.?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有證書)8.?2007年獲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有證書)9.?2009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師德先進個人(有證書)10.?2010年北京市教育工會師德先進個人(標兵)候選人(提名)11.?2010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育人標兵(有證書)12.?2011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就業(yè)指導先進個人(有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