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亭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瘦西湖景區(qū)內(nèi),簪花宴亭在萬花園的西南部,為六角形仿宋式建筑,重檐攢尖頂,亭子的周圍遍栽芍藥。亭旁有“四相簪花宴”青銅雕塑。

中文名

簪花亭

建筑類型

建筑景觀

地點

揚州

著名景點

“四相簪花宴”青銅雕塑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瘦西湖景區(qū)

基本介紹

四相簪花芍藥是中國傳統(tǒng)栽培的名貴花卉,也是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名花,今又是揚州市市花之一。數(shù)有“洛陽牡丹甲天下,揚州芍藥冠天下”之說。在宋代,揚州芍藥就名噪天下,不僅在栽培規(guī)模上令人嘆為觀止:“負郭多壙土,種花之家,園舍相望”;更在于科學的精心培育,名品迭出,“名品相壓,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芍藥之名貴者,稱金腰帶。宋陳師道《后山談叢》:“花之名天下者,洛陽牡丹、廣陵芍藥耳。紅葉而黃腰,號金帶圍,而無種,有時而出,則城中當有宰相?!?/p>

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韓琦任揚州太守時,官署后花園中有一種叫“金帶圍”的芍藥一枝四岔,每盆都開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紅色,一圈金黃蕊圍在中間,因此被稱為金纏腰,又叫金帶圍。此花不僅花色美麗、奇特,而且傳說此花一開,城中就要出宰相。當時,同在大理寺供職的王珪、王安石兩個人正好在揚州,韓琦便邀他們一同觀賞。因為花開四朵,所以韓琦便又邀請州黔轄諸司使前來,但他正好身體不適,就臨時請路過揚州也在大理寺供職的陳升之參加。飲酒賞花之際,韓琦剪下這四朵金纏腰,在每人頭上插了一朵。說來也奇,此后的三十年中,參加賞花的四個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曾做過揚州司理參軍的北宋科學家沈括,將這個故事記載在他的《夢溪筆談·補筆談》中,后來,“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還曾以主題繪制了一幅《四相簪花圖》條軸和一幅《金帶圍圖》扇面,可見這故事的影響之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