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郭玉全一直工作在生產第一線。他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刻苦鉆研技術,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企業(yè)技術骨干。是一個既懂工藝,又懂設備的全面人才,在實際工作中為企業(yè)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2001年至2002年度,在琉璃河水泥廠二期技改工程中,郭玉全負責這條生產線的潤滑系統(tǒng)、高低壓油站、空壓機、及水冷卻系統(tǒng)調試工作。由于他的敬業(yè)好學與忘我工作,在新生產線的達標達產過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琉璃河水泥廠二期新生產線順利達標達產,創(chuàng)造了中國同類型生產線調試時間和達標達產時間最短的成績。
2005年年初,廠里采購了百余節(jié)車皮的石灰石,就在列車進廠準備入庫存儲這一關鍵時刻,石灰石堆場的布料機大臂出現(xiàn)故障,不能運行。這百余節(jié)車皮不但壓車,而且占道,每天僅卸車延時費就高達3000多元,為了不影響生產,郭玉全仔細觀察調試,在排除了電器方面的原因后,大膽判斷是某個液壓件的問題,他一個人連夜拆裝,經檢查,果然是這個液壓元件被組裝制造時遺留的鐵銷卡死了。經處理后,布料機在短時間內恢復了生產,等廠家趕到時,積壓的火車貨物已快卸完了,由此節(jié)約的火車壓車占道費就達上萬元。
2005年9月,高溫期間,二線高溫風機液偶冷卻器出現(xiàn)故障,由于一夜暴雨,使廠涼水池循環(huán)冷卻水內雜物進入冷卻器造成阻塞,冷卻器功能失效,高溫風機傳動液偶溫度一夜內升高10余度,已達到設備運轉溫度極限,并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這將造成液偶保護功能啟動,使傳動液偶失效,高溫風機停車,從而必須進行停窯處理。停窯冷卻后才能處理故障,處理完再繼續(xù)升溫6小時以上,雖然清堵4小時可完成,但加上停窯涼窯后再升溫的過程,至少停窯24小時以上,在此期間的電耗煤耗全為無用功,再加上2700噸的熟料產量損失,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70萬元以上。時任熟料車間機械維修工段副工段長的郭玉全,提出了解決辦法,在不停窯的情況下,采用大流量泵將液偶內的潤滑油抽出,并通過新加裝冷卻器強制冷卻后再送回油箱,使液偶溫度迅速降下來,從而保證其在安全溫度范圍內正常運轉,為企業(yè)挽回了70萬元以上的經濟損失,確保了生產正常進行。
除了維護保養(yǎng)設備保運轉率外,郭玉全還多次對設備進行小改小革,對維護保養(yǎng)設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線回轉窯的主減速機稀油站,共有兩個油箱,用油1600升,由于原設計用的加熱器換熱面積小并且直接浸入潤滑油中,溫度過于集中,在加熱過程中使?jié)櫥彤a生大量積炭,導致潤滑油變質,對設備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為此需每年換油兩次,共需費用三萬余元,針對此問題,郭玉全提出了改進措施,將油站在原有基礎上用角鋼支撐底面,使油站升高20厘米,并在油站底部放入干燒式加熱器,廢除原有加熱器,使現(xiàn)有加熱形式為不接觸式加熱,而且加熱均勻,完全避免了積炭的產生,從而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由原來一年換兩次油,變?yōu)閮赡険Q一次油,此項改造每年為企業(yè)節(jié)約資金4.5萬元左右。
2009年9月22日中試線通過北京市科委驗收。2012年11月建成國內首條飛灰處置示范樣板工程,獲中國工業(yè)大獎表彰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第八屆北京發(fā)明創(chuàng)新大賽金獎、北京市工業(yè)國防系統(tǒng)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實現(xiàn)了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為全國“垃圾圍城”問題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產業(yè)鏈終端解決方案。由于是全國首條垃圾飛灰處置線,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處置遇到了中試期間沒有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沒有先例可循,沒有經驗可以借鑒,2015年郭玉全帶領技術研發(fā)團隊查資料、搞調研、做研究,帶著飛灰樣本三天四地考察設備廠家,夜間趕路、白天交流,自行研發(fā)設計工藝路線,組織單臺漿液分離機實驗,積累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與廠家一道進行設備改進,最終研制出一臺符合飛灰處置工藝特性的漿液分離機。為了使飛灰處置線更加完美,相繼攻克閃干機掛壁、結晶分離器阻塞等核心技術難題,飛灰處置線實現(xiàn)連續(xù)穩(wěn)定運轉,日處置量提高3倍,解決北京市飛灰量50%以上。隨著垃圾焚燒飛灰產生量與日劇增,2017年歷盡艱辛建成的飛灰處置二期工程投入試運行,兩條飛灰處置線年處置飛灰7.0萬噸,可有效解決北京市目前7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難題,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三化”處置飛灰的企業(yè)。[1]
所獲榮譽
2002年9月,獲“北京市崗位技術能手”稱號;
2004年9月,獲“全國建材行業(yè)技術能手”稱號;
2005年12月,獲北京金隅集團“廠級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標兵”稱號;
2005年12月,獲“北京市金隅集團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標兵”稱號;
2005年12月,獲“北京市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標兵”稱號;
2006年4月,獲“首都勞動獎章”。
郭玉全還獲中國水泥突出貢獻獎,全國建材行業(yè)“崗位技術能手”,全國“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郭玉全工作室”成為北京市10個首批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以他為首的課題攻關小組,針對水泥熟料生產的主要工藝設備——預熱器進行了提產降阻改造,該項目獲得北京金隅集團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郭玉全提出并負責實施了“優(yōu)化水泥窯用燃燒器提高低熱值煤適應性”的技改項目,該項目獲得全國建材行業(yè)技術革新獎,技藝工法類一等獎。
2018年4月,被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授予2018年“最美職工”榮譽稱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