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血跡石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約三億多年。蘇州血跡石傳說“血跡石”在中國還不只南京一處,蘇州虎丘也有一塊滲血的石頭,叫千人石。人們說,那是工匠的血當年浸透了千人石之故,一下雨,就滲出來了。

性質(zhì)

沉積巖

原理簡介

血跡石是屬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巖,是由沉積巖中常見的石灰?guī)r構(gòu)成的。這種血跡石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約三億多年。當時海水中一些具有鈣質(zhì)硬殼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遺體,參與了沉積。在這期間,它們又與海水中的氧化鐵和氧化錳成分相作用,便出現(xiàn)了絳褐色的團塊和條紋,經(jīng)過成巖作用,便形成了血跡石。以后海底的血跡石隨著地殼運動而抬升,不少血跡石也就棲身于山之上了。工匠在建造皇宮時,又將它們從山上采下,并加工成我們?nèi)缃袼姷降哪印6K州虎丘一帶在一億幾千萬年前,是火山噴出的火山角礫,火山灰掉落的山間水盆地。距今七千萬年前,才逐漸形成小丘。所謂血染之石,實際上是紫紅色流紋質(zhì)熔結(jié)凝灰?guī)r。

南京血跡石

南京血跡石位于南京市中山東路的明故宮公園,原是明代皇宮的一部分。在公園里有一塊平臥的巨石,長2.3米、寬2米、厚0.45米,云紋雕飾,隱約可見。細看石面,中間部分有許多不成形狀的淡紅斑塊,參差錯落,相連成條。這就是老南京相傳的血跡石,即為方孝孺頸血所濺而成。雨后看血跡石,血色鮮紅欲滴,嗅之似猶有血腥味!

蘇州血跡石

“血跡石”在中國還不只南京一處,蘇州虎丘也有一塊滲血的石頭,叫千人石。傳說:千人石下即是吳王闔閭的墳?zāi)?。吳王修好自己的墳?zāi)购螅鹿そ硞冃孤秲?nèi)情,使自己死后不得安寧,在造好墳?zāi)购?,把所有的工匠和知情人都捆綁起來,挨個兒砍死在千人石上。千人石每到滂論大雨之后,都從巖石中滲出“血水”。人們說,那是工匠的血當年浸透了千人石之故,一下雨,就滲出來了。淡淡的“血水”,使人們同情那些能工巧匠的悲慘命運,痛恨吳王的殘暴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