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酥杠子頭火燒是一種起源于山東壽光的地方傳統(tǒng)面食。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層金黃色的脆皮。因做火燒的面很硬,手揉不動(dòng),用木杠壓硬面團(tuán),故得名。面硬,含水少,夏季不易餿。色金黃,味甜,酥香,抗饑。冬季不甚涼,適于長(zhǎng)途攜帶。

中文名

糖酥杠子頭火燒

口味

主要食材

面粉、油、糖

起源地

山東壽光

分類

火燒

制作原料

面粉、油、糖

制作方法

糖酥杠子頭火燒

1.先將面粉在鍋里用油炒煎,始出后加香油調(diào)料,這稱為酥。[1]

2.把和好的成搟成餅,抹上酥,再抻拉成條,制成多層皮,包上糖餡后放在爐上烘烤

3.過去所有原始烤爐十分別致,下面是一個(gè)支起的大平鍋,屏鍋上面有一外鐵鍋蓋,鐵鍋蓋上面三個(gè)鐵鼻,呈三角形,可拴三根鐵鏈長(zhǎng),系在一根杠子上,可用杠桿的原理吊起鐵鍋蓋,鍋蓋要根據(jù)需要在平鍋上面移動(dòng)。

4.烤制糖酥火燒所用燃料是劈好的木材,將木材放在鍋蓋上面點(diǎn)燃,后將木炭火取 出一部分放到平鍋下面,并持續(xù)不斷地添加,以保持鍋面所需的濕度。然后把好的火燒入在平鍋上面,移動(dòng)鍋蓋壓在平鍋上面,將火燒加在中間,使火燒兩面受火烘烤。

5.用這種方法烤制糖酥火燒掌握好火候十分重要,火太旺容易烤糊,并可能夾生;火太弱烤出的火燒不脆不酥。只有把握住火候,烤出的糖酥火燒才能獨(dú)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