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86年7月畢業(yè)于安徽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9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部,獲法學碩士學位。1989年7月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1992年11月被評為講師,1995年11月被破格評為副教授,2001年12月被評為教授。曾任西南政法大學刑法教研室支部青年委員、組織委員、法律系總支委員、刑法教研室主任等職務,現(xiàn)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專業(yè)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兼任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金融法律行為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法學會首屆理事,重慶市青少年犯罪學研究會理事。[2]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在科研方面,主持了司法部重點科研項目《金融犯罪研究》并參與了“八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公務員犯罪及其防治》等課題的研究工作?,F(xiàn)主編、獨著、參撰《中國特別刑法通論》、《刑法學的基本范疇研究》、《新編刑法學》、《經(jīng)濟刑法學》、《刑法的修改與完善》、《刑法修改建議文集》等專著、教材、論文集30部,并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現(xiàn)代法學》、《法律科學》、《法學評論》、《重慶法制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論文、文章140余篇,有10余項次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市級、校級一、二、三、優(yōu)秀等不同級別的獎勵。1996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八五”優(yōu)秀科研個人。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刑事立法理論研究,刑法學與犯罪學研究,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研究,和諧社會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研究等方面。[2]
代表著作專著、教材、文集類
1.《走向21世紀的中國法學》(參著)重慶出版社 1993年4月第1版
2.《刑事疑難案例研究》(參撰)重慶大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3.《盜竊罪個案研究》(參撰)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4年11月第1版
4.《刑法學教程》(西南政法大學教材)(參撰)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1版
5.《刑法的修改與完善》(參撰)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5年6月第1版
6.《國家公務員犯罪及其防治》(副主編)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7.《中國特別刑法通論》(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
8.《我國當前經(jīng)濟犯罪研究》(參撰)(合)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9.《刑法修改建議文集》(參撰)(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與司法適用》(副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
11.《新刑法教程》(高校法學教材)(參撰)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
12.《新編刑法學》(西南政法大學教材)(參撰)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版
13.《刑法》(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yè)教材)(參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14.《刑法自學指南》(參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15.《刑法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參撰)(合)法律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16.《新刑法基本知識》(參撰)中國檢察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
17.《新刑法典的理論與實踐》(參撰)重慶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
18.《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犯罪預防與控制》(參撰)(合)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19.《新刑法施行疑難問題研究與適用》(參撰)中國檢察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20.《經(jīng)濟刑法學》(參撰)法律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21.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刑法》(參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2.《刑法學的基本范疇研究》(個人專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3.《刑法學總論論點要覽》(參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4.《新刑法研究與適用》(參撰)(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5.《刑法學》(參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26.《刑法適用研究》(參撰)重慶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27.《刑法學同步練習》(副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8.《新世紀刑法新觀念研究》(參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9.《新千年刑法熱點問題研究與適用》(參撰)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李永升
30.《犯罪認定與適用研究》(參撰)長安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1.《和諧社會語境下的刑法觀沉思》?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年[3]
32.《刑法的功能與價值》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4]
33.《刑法學基本范疇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5]
34.《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6]
35.《刑法學的基本范疇研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1日[7]
學術論文類
1.歷史變革中的刑法觀沉思 《政法研究生》1988年第2期
2.我國現(xiàn)階段犯罪產(chǎn)生的原因探析 《勞改工作研究》1988年第2期
3.對挪用公款罪有關的幾個問題的探討 《安徽法學通訊》1988年第3期
4.試論經(jīng)濟體制改革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 《中國法學》1988年第3期
5.試論我國刑法改革的價值取向 《法論》1989年第1期
6.試論我國當前盜竊犯罪的新趨勢 《勞改工作研究》1989年第1期
7.對“略論罰金刑應當廢除”一文的思考 《云南法學》1989年第1期
8.試論我國現(xiàn)行刑事立法的價值基礎和價值標準 《青年法學》1989年第1-2期
9.法人犯罪與共同犯罪辨析 《當代法學》1989年第2期
10.關于“權利”與“權力”的思考 《法論》1989年第3期
11.犯罪-刑法研究的永恒主題(譯文) 《當代法學》1989年第3期
12.對我國刑法第153條的修改建議 《河北法學》1989年第5期
13.試論“官倒”產(chǎn)生的根源及其治理方略(合)《法學研究參考》1990年第2期
14.關于正當防衛(wèi)社會效果的幾點思考 《法學雜志》1990年第3期
15.世界各國防腐保廉措施概覽 《政法學刊》 1990年第3期
16.關于罰金刑存廢的思考 《湖南法學研究》 1990年第4期
17.妨害稅收行為的法律責任 《經(jīng)濟與法》 1990年第8期
18.反革命罪仍宜改稱危害國家安全罪(合)《法學研究參考》1990年增刊
19.關于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之簡析 《法學研究參考》1991年第1期
20.談我國刑法中四大“口袋罪”的修改 《法律科學》1991年第6期
21.論體罰虐待被監(jiān)管人罪(合) 《勞改工作研究》1992年第1期
22.建議增設破壞土地資源罪 《經(jīng)濟與法》1992年第2期
23.淺析拐賣綁架犯罪中增設的新罪名 《天津政法》1992年第2期
24.反革命宣傳煽動罪的認定及其界限 《法律函授》1992年第3期
25.淺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質(zhì)特征及認定(合)《安徽法學》1992年第3期
26.關于國家公務員犯罪的概念及其分類研究(合)《四川法學》1992年第3期
27.關于索賄行為應否獨立成罪的思考 《四川法學》1992年第3期
28.受賄罪的對象與客體新探 《法學研究參考》1992年第3期
29.試論“一國兩法”的基本原則 《重慶人大》1992年第3期
30.我國刑法功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淺議 《法律科學》1992年第5期
31.試論權力機關的廉政監(jiān)督 《重慶人大》1993年第1期
32.關于黨政干部經(jīng)商問題的法律思考 《四川法學研究》1993年第1期
33.試論綁架勒贖罪 《四川法學》1993年第1期
34.談律師辯護中如何把握量刑的法定情節(jié) 《安徽律師》1993年第1期
35.淺談故意傳播性病罪 《天津政法》1993年第2期
36.冒充派出所民警抓賭該當何罪 《云南司法》1993年第2期
37.論毛澤東同志若干刑事法制思想(合)《四川法學》1993年第2-3期,《四川法學研究》1993年第3-4期,《四川檢察》1993年第6期
38.受賄罪客體與對象再議 《福建法學》1993年第4期
39.我國歷代懲貪興廉舉措縱覽 《法論》1994年第1期
40.論妨害稅收犯罪的幾個問題 《云南司法》1994年第1期
41.談律師辯護中如何把握量刑的酌定情節(jié) 《安徽律師》1994年第1-2期
42.試論中國特色的公務員制度 《天津政法》1994年第2期
43.關于妨害稅收犯罪中增設的新罪名淺析 《天津政法》1994年第3期
44.關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學說研究 《法律科學》1994年第4期
45.關于索賄行為應否獨立成罪的思考 《安徽法學》1994年第期
46.關于政務公開若干問題探析(合)《權與法》1994年第4期
47.試論假冒注冊商標罪的主要特征和刑事責任 《天津政法》1994年第4期
48.關于法人犯罪若干問題探析 《法律函授》1995年第1期
49.反腐倡廉呼喚陽光法案-關于建立我國公職人員財產(chǎn)申報制度的構想(合) 《權與法》1995年第1期
50.簡析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的司法適用 《四川審判》1995年第1期
51.試論刑事賠償?shù)娜舾蓡栴}(合)《四川檢察》1995年第1期
52.我國特別刑法的立法原則研究 《四川法學研究》1995年第1期
53.我國賠償法中的刑事賠償范圍探析《安徽律師》1995年第2期
54.生產(chǎn)、銷售假藥罪新探 《天津政法》1995年第2期
55.關于擴大罰金刑適用范圍的思考 《安徽律師》1995年第3期
56.我國刑事賠償中的國家追償權淺析 《四川審判》1995年第4期
57.索賄應成為獨立的罪名(合)《江蘇檢察》1995年第4期
58.關于瀆職罪立法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合) 《貴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59.試論加強防腐保廉的監(jiān)督機制(合)《四川法學》1995年第3-4期
60.試論特別刑法在我國刑法領域中的地位 《云南法學》1995年第4期
61.受賄罪的客體與對象再探 《法學天地》1995年第5期
62.我國現(xiàn)有的單行刑法及新罪名概覽 《江西法學》1995年第6期
63.我國特別刑法的適用范圍 《法律函授》1995年第6期
64.試論對國家公務員從嚴處罰的原則 《法學雜志》1995年第6期
65.我國特別刑法的淵源及其分類芻議 《四川審判》1995年第9期
66.論加強人大的廉政監(jiān)督(合)《權與法》1996年第1期
67.論當前賭博的動態(tài)與危害(合) 《青少年犯罪問題》1996年第1期
68.論偷盜嬰幼兒罪的幾個問題 《四川審判》1996年第2期
69.試論利用職務阻礙解救婦女、兒童罪 《天津政法》1996年第2期
70.世界各國關于公務員兼職經(jīng)商的法律規(guī)定概覽 《法制與經(jīng)濟》1996年第2期
71.論我國當前職務型經(jīng)濟犯罪及其治理方略 《社會公共安全研究》1996年第3期
72.論瀆職罪主體范圍的認定 《四川檢察》1996年第3期
73.論加強對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刑法保護(合)《云南法學》1996年第4期
74.關于欺詐性犯罪的若干問題研究(合) 《現(xiàn)代法學》1996年第5期
75.關于綁架勒索罪的若干問題研究 《法律函授》1996年第6期
76.單位犯罪問題研究(合) 《法學天地》1997年第4期
77.試論我國新刑法的立法成就 《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
78.新刑法對未成年犯廢除死刑的理由及適用 《四川檢察》1997年第5期
79.試論新刑法的主要特色(合) 《公安研究》1997年第5期
80.試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和類型(合)《法學研究》1997年第6期
81.新刑法規(guī)定的洗錢罪探析 《政法學刊》1997年第6期
82.試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合) 《犯罪與改造研究》1997年第7期
83.弄權瀆職 國法不容-談新刑法對國家工作人員犯罪的規(guī)定 《權與法》1998年第1期
84.試論金融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其防治(合)《貴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犯罪與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云南法學》1999年第2期
85.無限防衛(wèi)問題研究 《法律科學》1998年第4期
86.試論經(jīng)濟犯罪處罰中自由刑的適用 《四川檢察》1998年第6期
87.擾亂法庭秩序罪淺探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9年第1期
88.論經(jīng)濟處罰中的生命刑適用 《經(jīng)濟與法》 1999年第1期
89.關于經(jīng)濟犯罪的財產(chǎn)刑適用問題研究(合) 《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1999年第1期
90.擾亂法庭秩序罪研究(合)《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1999年第1期
91.關于懲治外匯犯罪決定的解析 《經(jīng)濟與法》 1999年第4期
92.中外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之比較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1999年第3期
93.醫(yī)療責任事故罪研究(合) 《云南法學》 2000年第1期
94.犯罪構成的集合模式研究 《法學評論》 2000年增刊
95.環(huán)境犯罪的主體與客體研究 《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0年第1期
96.青少年吸毒的防范措施探析(合)《云南法學》 2000年第3期
97.關于安樂死合法化的理性思考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98.貸款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 《云南法學》 2001年第1期
99.犯罪的基本特征新探 《犯罪與改造研究》 2001年第2期
100.關于犯罪概念的多向性思考 《犯罪與改造研究》 2002年第7期
101.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的特征和認定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 2003年第1期
102.犯罪分類問題研究 《犯罪與改造研究》 2003年第4期
103.我國刑法中選擇性罪名研究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3年第3期
104.試論婚內(nèi)強奸 《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3年第4期(合)
報刊文章類
1.新刑法的主要特色及其立法進展 《公民報》1997年3月20日第3版
2.淺談新刑法的基本原則 《公民報》1997年3月30日第3版
3.試論新刑法的效力范圍 《公民報》1997年4月10日第3版
4.新刑法對正當防衛(wèi)的立法完善 《公民報》1997年4月20日第3版
5.談反革命罪修改為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意義 《重慶法制報》1997年4月22日第3版
6.新刑法關于單位犯罪的規(guī)定 《公民報》1997年4月30日第3版
7.新刑法對共同犯罪的立法完善 《公民報》1997年5月10日第3版
8.新刑法對死刑規(guī)定的修改與完善 《公民報》1997年5月20日第3版
9.新刑法對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 《公民報》1997年5月30日第3版
10.新刑法對行刑制度的修改與完善 《公民報》1997年6月7日第3版
11.新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國家安全罪 《公民報》1997年6月30日第3版
12.新刑法規(guī)定的國際犯罪 《公民報》1997年7月10日第3版
13.新刑法規(guī)定的業(yè)務過失犯罪 《公民報》1997年7月20日第3版
14.新刑法規(guī)定的侵犯國有資產(chǎn)的犯罪 《公民報》1997年7月30日第3版
15.新刑法規(guī)定的證券犯罪 《公民報》1997年8月10日第3版
16.新刑法規(guī)定的金融詐騙犯罪 《公民報》1997年8月20日第3版
17.新刑法規(guī)定的競業(yè)犯罪 《公民報》1997年8月30日第3版
18.新刑法規(guī)定的計算機犯罪 《公民報》1997年9月10日第3版
19.新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衛(wèi)生犯罪 《公民報》1997年9月20日第3版
20.新刑法規(guī)定的賄賂犯罪 《公民報》1997年9月30日第3版
21.新刑法規(guī)定的黑社會犯罪 《公民報》1997年10月10日第3版
22.新刑法規(guī)定的文物犯罪 《公民報》1997年10月20日第3版
23.新刑法規(guī)定的金融瀆職犯罪 《公民報》1997年10月30日第3版
24.新刑法規(guī)定的淫穢物品犯罪 《公民報》1997年11月10日第3版
25.新刑法規(guī)定的破壞環(huán)境資源犯罪 《公民報》1997年11月20日第3版
26.新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國防利益罪 《公民報》1997年11月30日第3版
27.新刑法規(guī)定的公務瀆職犯罪 《公民報》1997年12月10日第3版
28.新刑法規(guī)定的司法瀆職犯罪 《公民報》1997年12月20日第3版
29.新刑法規(guī)定的軍人違反職責罪 《公民報》1997年12月30日第3版
30.論經(jīng)濟犯罪資格刑的立法完善 《重慶法制報》1998年11月第6版
31.論經(jīng)濟犯罪的死刑適用 《重慶法制報》1998年12月26日第6版
32.怎樣行使正當防衛(wèi)權 《公民報》1999年1月13日第3版
33.論經(jīng)濟犯罪中的沒收財產(chǎn)刑的適用 《重慶法制報》1999年3月4日第6版
34.論經(jīng)濟犯罪處罰的概念和原則 《重慶法制報》1999年11月20日第6版
35.試論經(jīng)濟犯罪中罰金刑的適用(合)《重慶法制報》2000年2月23日第6版
36.論我國反邪教立法及其完善 《重慶法制報》2001年2月16日
發(fā)表論文被轉(zhuǎn)載、摘登情況
1.《試論經(jīng)濟體制改革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原載《中國法學》1988年第3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法學》1988年第8期全文轉(zhuǎn)載。
2.《談我國刑法中四大“口袋罪”的修改》,原載《法律科學》1991年第6期,本文主要觀點為《中國法學研究年鑒》(1991年卷)摘登。
3.《我國刑法功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淺議》,原載《法律科學》1992年第5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法學》1993年第1期全文轉(zhuǎn)載。
4.《關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學說研究》,原載《法律科學》1994年第4期,本文主要觀點為《人民檢察》1995年第1期摘登。
5.《關于瀆職罪立法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原載《貴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本文的主要觀點為《中國法學》1995年第6期作摘要介紹,并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刑事法學》1996年第1期全文轉(zhuǎn)載。
6.《我國現(xiàn)有的單行刑法及新罪名概覽》,原載《江西法學》1995年第6期,本文為吉林省法學會主辦《當代法學》刊物1996年第2期大部轉(zhuǎn)載。
7.《關于欺詐性犯罪的若干問題研究》,原載《現(xiàn)代法學》1996年第5期,本文于1996年8月4日為《法制日報》作摘要報道,并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刑事法學》1997年第2期全文轉(zhuǎn)載。
8.《試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原載《犯罪與改造研究》1997年第9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刑事法學》1997年第11期全文轉(zhuǎn)載。
9.《無限防衛(wèi)問題研究》,原載《法律科學》1998年第5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刑事法學》1999年第2期全文轉(zhuǎn)載。收入中國方正出版社《刑法問題與爭鳴》專題論文集。
教學成就長期堅持在教學第一線。自1989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留校任教以來,李永升教授先后給本科生、刑法專業(yè)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律在職研究生、研究生師資班、研究生干訓班、刑法專業(yè)博士生講授中國刑法總論、中國刑法分論、經(jīng)濟刑法學、經(jīng)濟犯罪學、犯罪學、外國刑法學、法學前沿、博士學位論文選題與寫作等課程。由于備課認真,博聞強記,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學生極端負責,因此無論是哪一層次的學生均對其教學效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每年教評均為優(yōu)秀。自1997年和2004年分別擔任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以來,李永升教授指導過或正指導研究生共計24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余人,碩士研究生210余人。[2]
學術觀點第一,關于刑事立法理論研究。李永升教授自讀研至參加工作以后,熱衷于刑事立法理論研究,他的立法建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反革命罪仍宜改稱危害國家安全罪(《法學研究參考》1990年增刊)。該文建議為1997年刑法分則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采納。 2.論加強對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刑法保護(《云南法學》1996年第4期)。該文建議將破壞集體生產(chǎn)罪改為破壞生產(chǎn)經(jīng)營罪(為1997年刑法第276條采納);增設非公有制企業(yè)人員受賄罪(為1997年刑法第163條采納);增設泄露工商秘密罪和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工商秘密罪(為1997年刑法第219條采納——侵犯商業(yè)秘密罪);擴大玩忽職守罪的主體范圍,對非公有制企業(yè)的工作人員的重大失職行為也應予以刑事追究(為1997年刑法第168條采納——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員失職罪)。3.對中國刑法第153條的修改建議(《河北法學》1989年第5期)。該文建議為1997年刑法第269條采納。 4.談中國刑法中四大“口袋罪”的修改(《法律科學》1991年第6期)。該文建議廢除反革命破壞罪的罪名,重新設立破壞軍事設施罪(為1997年刑法第369條采納)、搶劫國家檔案罪(為1997年刑法第329條第1款采納)和劫持罪(為1997年刑法第121條、122條采納);取消投機倒把罪這一罪名,增設非法經(jīng)營罪(為1997年刑法第225條)、擾亂市場秩序罪(為1997年刑法分則第三章第八節(jié)采納)、生產(chǎn)、銷售偽劣商品罪(為1997年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jié)采納);廢除流氓罪這一罪名,重新設立聚眾斗毆罪(為1997年刑法第292條第1款采納)、尋釁滋事罪(為1997年刑法第293條采納)、哄搶罪(為1997年刑法第268條采納)、猥褻罪(為1997年刑法第237條采納)、聚眾淫亂罪(為1997年刑法第301條第1款采納)。5.建議增設破壞土地資源罪(《經(jīng)濟與法》1992年第2期)。該文建議為1997年刑法第342條采納——非法占用農(nóng)用地罪。6.關于瀆職罪立法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貴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該文建議在瀆職罪一章中應增設濫用職權罪(為1997年刑法第397條采納)、集體私分公共財產(chǎn)罪(為1997年刑法第396條采納——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私分罰沒財物罪)。
第二,關于刑法學與犯罪學研究。李永升教授在中國刑法總論、中國刑法分論、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刑事政策學、犯罪學、經(jīng)濟犯罪學等領域均有論文或著述。其主要內(nèi)容如下:1.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方面,他較早提出隨著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進行和發(fā)展,中國的刑法觀應實現(xiàn)四個轉(zhuǎn)變:一是必須實現(xiàn)由產(chǎn)品經(jīng)濟刑法觀向商品經(jīng)濟刑法觀的轉(zhuǎn)變;二是必須實現(xiàn)由執(zhí)行政治職能的刑法觀向執(zhí)行經(jīng)濟職能的刑法觀轉(zhuǎn)變;三是必須實現(xiàn)注重層次級別的刑法觀向平等、自愿、互惠的刑法觀轉(zhuǎn)變;四是實現(xiàn)由“個人刑罰觀”向“個人與法人相并重的刑罰觀”轉(zhuǎn)變。2.在中國刑法功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方面,他較早提出中國刑法功能的協(xié)調(diào)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刑法的政治功能與經(jīng)濟功能的協(xié)調(diào);二是刑法的懲罰功能與教育功能的協(xié)調(diào);三是刑法保護人身權利的功能與民主權利功能的協(xié)調(diào);四是刑法的治吏功能與治民功能的協(xié)調(diào)。3.在犯罪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分類方面,他首次采取多向分析的方法,從神學、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學、刑法學以及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概念等六個不同的角度對犯罪概念問題進行了全面、具體的探討。通過對中國刑法學界各種不同的犯罪特征的觀點的分析,他主張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兩個方面:一是犯罪的實質(zhì)特征——應負刑事責任的社會危害性;二是犯罪的形式特征——刑事違法性。在犯罪分類方面,他根據(jù)中國犯罪構成的四大要素,結合刑事立法的規(guī)定,以為刑事司法實踐服務為目的,從犯罪主體、犯罪心理、犯罪行為、犯罪客體等方面將犯罪分為四大類型。4.在中外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比較研究方面,他較早從中國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外國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與中外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的比較三個方面對中外犯罪構成理論體系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5.在犯罪構成的結構類型研究方面,他認為,為便于一般學者更好地掌握犯罪構成的類型,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從大的方面來考察,可以將其分為基本的犯罪構成、修正的犯罪構成、復雜的犯罪構成、消解的犯罪構成四種類型,這就是為學界所稱道的“簡單四分法”。6.在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和類型研究方面,他認為,所謂有組織犯罪是指三人以上故意實施的一切有組織的共同犯罪或者集團犯罪活動。關于有組織犯罪的類型可以從有組織犯罪的主體成份、有組織犯罪的活動性質(zhì)、有組織犯罪的活動范圍、有組織犯罪的結構形式的結合程度、有組織犯罪追求的目標和行為表現(xiàn)方式、有組織犯罪侵犯的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分為六種類型。7.在無限防衛(wèi)問題研究方面,他從無限防衛(wèi)的名稱及其含義、無限防衛(wèi)的成立條件、無限防衛(wèi)與普通防衛(wèi)的關系三個方面對無限防衛(wèi)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得到了刑法學界有識之士的好評。
第三,關于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研究。李永升教授在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理論基礎、基本原則、司法理念、基本路徑四個方面。主要內(nèi)容概括如下:1.關于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的理論基礎:自從“十六”大以來,在胡錦濤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這一重大治國理念。隨著科學發(fā)展觀漸入人心,她對于中國的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zhàn)。2.關于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的基本原則:(1)科學原則;(2)協(xié)調(diào)原則;(3)謙抑原則;(4)人道原則 。3.關于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的司法理念:(1)堅持無罪推定的原則,賦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權;(2)堅持刑法輕緩化,樹立輕刑化司法理念。 4.關于科學發(fā)展觀與刑法改革的基本路徑:(1)在立法體例上,應將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置于分則之首;(2)重新審視搶劫罪的主要客體,將搶劫罪納入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之中;(3)順應世界刑法改革潮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改革中國現(xiàn)有的刑罰體系;(4)充分發(fā)揮刑法保障人權功能,廢除刑法第20條第3款有關無限防衛(wèi)權的規(guī)定;(5)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廢除刑法分則中絕對確定的法定刑;(6)建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加強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的刑法保護。
第四,關于和諧社會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研究。李永升教授在和諧社會與刑法觀的轉(zhuǎn)變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刑法本體問題與刑法具體問題的研究兩大方面。主要內(nèi)容概括如下:1.關于和諧社會與刑法本體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和諧社會與民主、正義、誠信、秩序、自由、自然、平等、文化、刑法改革、刑事政策、犯罪論體系與公安執(zhí)法理念等方面的研究。2.關于和諧社會與刑法具體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和諧社會與公共安全、群體性事件、民生問題、食品安全、人身權利與環(huán)境犯罪等方面的研究。[2]
獲得榮譽
1.《我國刑法功能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淺議》(論文),本文于1993年獲《法律科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論文評選二等獎。
2.《走向21世紀的中國法學》(專著),本書于1994年獲重慶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關于政務公開若干問題探析》(論文),本文1994年獲《權與法》雜志社1994年度優(yōu)秀稿件獎。
4.《刑法學教程》(教材),本教材于1995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
5.《關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學說研究》(論文),本文于199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三等獎。
6.《國家公務員犯罪及其防治》(專著),本書于1996年分別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7.《關于欺詐性犯罪的若干問題研究》(論文),本文于1996年獲中國犯罪學會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8.《論我國當前職務型經(jīng)濟犯罪及其治理方略》(論文),本文于1997年獲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優(yōu)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9.《試論金融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其防治》(論文),本文于1998年獲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年會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10.《試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及其類型》(論文),本文于1998年獲司法部直屬院?!熬盼濉逼陂g優(yōu)秀論文獎,1999年獲重慶市第一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優(yōu)秀獎。
11.《無限防衛(wèi)問題研究》(論文),本文于2000年獲西南政法大學第九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12.《刑法學的基本范疇研究》(個人專著),本書于2003年獲西南政法大學第十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榮獲多個榮譽稱號和教學獎項。2001年榮獲重慶市教育工委、教委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稱號;1996年、1998年、2001年、2013年曾四度榮獲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稱號;2015年、2016年、2017曾三度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2017年被西南政法大學譽為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1995年榮獲西南政法大法律系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996年榮獲西南政法大學“八五”優(yōu)秀科研人員榮譽稱號;2003年榮獲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十年優(yōu)秀科研獎;1997年、2004年曾兩度榮獲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1998年榮獲教育部頒發(fā)的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2001年因《應用法學研究生互動式教學法》榮獲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碩士生導師;2005年被列入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由于教學成果突出,培養(yǎng)的研究生質(zhì)量高,因此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估中心2007 -2008 全國研究生評估報告》中,西南政法大學刑法研究生在2007-2008年全國研究生教學中名列第一;2012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2016年被評為2015年度法學院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