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莧菜,中藥名。為莧科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lividus和反枝莧Amaranthusretroflexus的全草或根。凹頭莧分布于全國各地;反枝莧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臺(tái)灣、河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中文名

簕莧菜

別名

刺莧

拉丁植物名

Amaranthus spinosusL

拼音

lè xiàn cài

植物界

莧科

采集時(shí)間

春、夏、秋

莧科

中央種子目

被子植物門

凹頭莧、反枝莧

雙子葉植物

主要價(jià)值

本品為莧科植物刺莧的全草或根。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jīng)

甘;性微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主治

用于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相關(guān)配伍

1、治痢疾:凹頭莧30g,車前子15g。水煎服。(《河南中草藥》)

2、治痔瘡腫痛:鮮野莧菜根30-60g,豬大腸1段。水煎,飯前服。

3、治蛇頭疔:鮮野莧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2-3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注意事項(xiàng)

《廣西中藥志》:虛痢日久及孕婦忌服?!陡=ㄋ幬镏尽罚焊鶕?jù)民間經(jīng)驗(yàn),本品有小毒,服量過多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副作用。經(jīng)期、孕期禁服。

簕莧菜

化學(xué)成份

全草含正烷烴(n-alkanes)C23-C33和異烷烴(isoalkanes)C29-C33,酯(ester)C18-C32,游離醇(freealcohols)C20-C26,脂肪醇(aliphaticalcohols)C10-C32,甾醇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in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膽甾醇(cholesterol),游離酸(freeacids)C4-C33,C18族含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和亞油酸(linoleicacid)。還含以蕓香甙(rutin)為主的黃酮。莖和葉中分得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和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氨基酸主要有賴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胱氨酸(cystine),色氨酸(tryptophan),丙氨酸(alanine),絲氨酸(serine),纈氨酸(valine)和亮氨酸(leucine)。根分離得到新的脂肪酸酯和新的皂甙分別為α-菠菜甾醇二十八酸酯(α-spinasteroloctacosa-noate),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3)-齊墩果酸[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syl-(1→4)-β-D-glucuronopyranosyl-(1→3)-oleanolicacid],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β-D-glucopy-roncoyl(1→2)-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α-spinasterol]和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β-D-gluc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yl-(1→3)-α-spinasterol]。

營養(yǎng)成分
食物名稱野莧菜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62千卡
蛋白質(zhì)5.5g
脂肪0.6g
碳水化合物9.5g
展開表格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多分枝,有縱條紋,莖有時(shí)呈紅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葉互生;葉柄長1-8cm,無毛,在其旁有2刺;葉片卵狀披針形或菱狀卵形,長4-10cm,寬1-3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中脈背面隆起,先端有細(xì)刺。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長3-25cm;花單性,雌花簇生于葉腋,呈球狀;雄花集為頂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圓柱形穗狀花序;花小,刺毛狀苞片約與萼片等長或過之,苞片常變形成2銳刺,少數(shù)具1刺或無刺;花被片綠色,先端急尖,邊緣透明;萼片5;雄蕊5;柱頭3,有時(shí)2。胞果長圓形,在中部以下為不規(guī)則橫裂,包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種子近球形,黑色帶棕黑色?;ㄆ?-9月,果期8-11月。

性狀鑒別:主根長圓錐形,有的具分枝,稍木質(zhì)。莖圓柱形,多分枝,棕紅色或棕綠色。葉互生,葉片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菱狀卵形,長4-10cm,寬1-3cm,先端有細(xì)刺,全緣或微波狀;葉柄與葉片等長或稍短,葉腋有堅(jiān)刺1對(duì)。雄花集成頂生圓錐花序,雌花簇生于葉腋。胞果近卵形,蓋裂。氣微,味淡。

1、凹頭莧,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體無毛;莖伏臥而上升,從基部分枝,淡綠色或紫紅色。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厘米,寬1-3厘米,頂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顯,基部寬楔形,全緣或稍呈波狀;葉柄長1-3.5厘米?;ǔ梢干ù?,直至下部葉的腋部,生在莖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圓形,長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圓形或披針形,長1.2-1.5毫米,淡綠色,頂端急尖,邊緣內(nèi)曲,背部有1隆起中脈;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頭3或2,果熟時(shí)脫落。胞果扁卵形,長3毫米,不裂,微皺縮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種子環(huán)形,直徑約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邊緣具環(huán)狀邊?;ㄆ?-8月,果期8-9月。

2、反枝莧,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shí)達(dá)1米多;莖直立,粗壯,單一或分枝,淡綠色,有時(shí)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密生短柔毛。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shí)淡紫色,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shù)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cè)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鉆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伸出頂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質(zhì),白色,有1淡綠色細(xì)中脈,頂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shí)2。胞果扁卵形,長約1.5毫米,環(huán)狀橫裂,薄膜質(zhì),淡綠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種子近球形,直徑1毫米,棕色或黑色,邊緣鈍?;ㄆ?-8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圍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等地。

生長環(huán)境

1、凹頭莧生于庭園、路邊等處。分布于全國各地。

2、生于曠野、田間或村舍附近草地。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臺(tái)灣、河南等地。[1]

主治

用于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