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登陸開始于1943年7月9日晚上,而以盟軍獲勝于8月17日結束。登陸西西里島的行動代號為哈士奇,被視為進攻意大利的行動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大規(guī)模登陸行動之一。從軍事策略上,進攻西西里的行動達到盟軍策劃者之目的,從島上消滅軸心國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意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下臺。此行動為后來進攻意大利揭開序幕。

1943年7月9日深夜,盟軍以空降登陸開始了西西里戰(zhàn)役。由于希特勒在判斷盟軍登陸地點時嚴重錯誤,德軍裝甲師的反擊被盟軍粉碎,意軍幾乎未加抵抗便倉皇撤退,海岸防線很快被摧毀。美軍部隊和英軍部隊先后進入墨西拿,占領全島。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役宣告結束。西西里島戰(zhàn)役是盟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以來在敵領土上實施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盟軍不僅在軍事上獲取了直接進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強烈震撼了已經(jīng)動搖的意大利政府,導致墨索里尼垮臺和意大利投降,為盟軍打開從南部登陸歐洲的大門。

軸心國共傷亡29000人及有140000人被俘(主要是意大利士兵,據(jù)盟軍的記錄來看其實有不少人是主動逃離戰(zhàn)線,而不是被迫投降的)。美軍共有2237人陣亡及6544人受傷及被俘;英軍共有2721人陣亡及10122人受傷及被俘;加拿大軍共有562人死亡及748人受傷及被俘。很多美軍及全部加拿大軍第一次參戰(zhàn)。軸心國成功從西西里撤出超過100000人及100000輛車輛,而面對盟軍巨大之??諆?yōu)勢,這是十分驚人的成功。

中文名

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

外文名

The Battle of Sicily

別名

1943年7月9日—8月17日

地點

意大利西西里島

結果

盟軍戰(zhàn)略性勝利

交戰(zhàn)各方

美國

各方兵力

盟軍 478000人,軸心國 405000人

傷亡情況

盟軍 29811人,軸心國 21000人

指揮官

艾森豪威爾

軸心國指揮官

凱塞林、貝尼托·墨索里尼

參戰(zhàn)方

意大利

戰(zhàn)役背景

西西里島

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是意大利的屬地,整個島嶼成三角形,全島面積為25700平方公里,人口約400多萬。全島東西長300公里,南北最寬為200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高處是埃特納火山。島上西北角為巴勒莫港,東北角為墨西拿港,距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里亞市只有一條狹窄的墨西拿海峽相隔,東南角有錫臘庫扎港,整個島嶼易守難攻。

1943年初,當盟國領袖決定不在1943年內渡輪英吉利海峽入侵法國后,他們便決定利用在駐在北非的軍隊進攻意大利西西里島,目的是消滅軸心國在島上的??樟α?、令盟軍艦只自由通過地中海及將墨索里尼趕下臺以令意大利退出戰(zhàn)爭。迫使意大利退出戰(zhàn)爭之愿望只是分成功,尤其是盟軍飛機空襲羅馬市大型鐵路調車站之后。不過,該計劃亦被視為入侵意大利之開端,雖然盟國之間在入侵開始時不同意,尤其是美國人極力阻止,因為擔心此舉可能推遲諾曼底戰(zhàn)役,或從法國轉移盟軍之主要力量。

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將軍是戰(zhàn)役總指揮,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負責登陸行動,整支登陸部隊被編成第15集團軍群,包括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將軍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及喬治·巴頓將軍指揮的美國第7集團軍。由駐英國加拿大皇家陸軍司令部指揮的加拿大第1步兵師被英國要求編入第8軍團以取代英國第3步兵師。這是在1943年4月27日當加拿大第1軍團司令坎特伯雷將軍應丘吉爾首相要求同意加拿大第1步兵師及加拿大第1裝甲旅到達英國后出動對抗德軍。

加拿大軍原本由哈利·朗拿度·諾威爾·西蒙將軍指揮,但西蒙在計劃初期因一次飛機失事而陣亡,因而改由吉地·西蒙斯將軍指揮,加拿大人還面對另一障礙,就是在登陸前先去蘇格蘭接受軍事訓練。而在登陸開始頭數(shù)天亦因惡劣天氣而令他們欠缺發(fā)揮機會。相反,盟軍進攻西西里主要兵力來自北非。

軸心國守軍共有大約365,000意大利軍及大約40,000德軍,另有最少47輛坦克及大約200架飛機,全軍由意大利將軍阿爾弗雷多·古佐尼指揮。

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英首腦便決定在突尼斯戰(zhàn)役結束后立即實施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1943年夏,盟軍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軍隊,準備執(zhí)行代號為“哈士奇”的西西里島登陸作戰(zhàn)計劃。負責實施該計劃的是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下轄英軍第8集團軍和美軍第7集團軍,共13個師(包括10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和兩個空降師)又3個獨立旅,總兵力達47.8萬人,作戰(zhàn)飛機4000余架,戰(zhàn)斗艦艇和輔助船只約3200艘。英第8集團軍由蒙哥馬利指揮,其任務是在島東南的錫臘庫扎到帕基諾地段登陸,向墨西拿前進;美軍第7集團軍由巴頓指揮,其任務是在島西南的杰拉到利卡塔地段登陸,通過該島中央把敵軍切成兩半,并肅清島西北角的敵軍。登陸時間定在1943年7月10日。

盟軍在實施登陸前,實施了代號為“肉餡”的欺敵計劃。一具看起來像是一名盟軍參謀軍官的尸體攜帶有關攻打撒丁島和希臘的文件漂浮在西班牙海岸。希特勒接到德軍情報部門送來的情報后,對盟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作了錯誤的判斷,把德軍主力調往撒丁島和希臘。但德南線總司令凱塞林元帥依然意識到盟軍極有可能進攻西西里島,于是將德軍戈林裝甲師和第15裝甲步兵師派往西西里島,增強了該島的防御力量。1943年6月,防御西西里島的意大利第6集團軍已轄有9個意大利師和2個德國裝甲師,兵力共約25.5萬人,由意軍將領古佐尼指揮。

作戰(zhàn)圖片

1943年6月11日,為了取得進攻西西里島的前進基地,盟軍在西西里島和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登陸,俘虜意軍1.1萬多人。揭開了西西里島戰(zhàn)役的序幕。兩天后,鄰近兩個小島的意軍也放下了武器。盟軍在登陸前對西西里島和卡拉布里亞實施了戰(zhàn)略轟炸,盟軍共出動4000架飛機在登陸前的3周對西西里島上的機場和設施進行了晝夜轟炸。

1943年7月1日,盟軍取得了西西里島及意大利南部的制空權,德意空軍的1400架飛機撤到意大利南中部和撒丁島。

1943年7月5日,盟軍攻擊艦隊從北非的奧蘭、阿爾及爾等6個港口出發(fā),載送部隊前往馬耳他島會合。同時,英國海軍出動無敵號航空母艦和無畏號航空母艦、6艘戰(zhàn)列艦等大型戰(zhàn)艦掩護攻擊艦隊。航空母艦還向希臘方向佯動,迷惑敵人。

戰(zhàn)役過程

1943年7月9日,盟軍艦隊在馬耳他島東西兩側集結,準備登陸時天氣驟變,狂風怒號,惡浪滔天,德意軍因此放松了警惕。10日凌晨2時40分,空降部隊首先發(fā)動攻擊,美軍第82空降師和英第1空降師的5400名官兵搭乘366架運輸機和滑翔機從突尼斯出發(fā),飛向西西里島。

聯(lián)合登陸

巴頓

7月10日凌晨3時45分,巴頓和蒙哥馬利指揮的16萬美英登陸大軍分乘3200艘軍艦和運輸船,在1000架飛機掩護下,在西西里島的西南部和東南部實施登陸。海岸意軍士氣低落,僅進行了微弱抵抗。至中午時分,巴頓和蒙哥馬利的部隊順利地登上了各自的目標灘頭,并保持著攻擊態(tài)勢。

1943年7月11日,西西里島守軍在意軍古佐尼中將指揮下開始反擊。德第15裝甲師從島上西部調到了東岸,以阻止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向北面的奧古斯塔移動;德軍戈林裝甲步兵師和意大利的2個摩托化步兵師則向巴頓的美第7集團軍發(fā)起反擊。德空軍出動了481架飛機頻頻轟炸盟軍灘頭部隊,盟軍飛機前來攔截,結果引起一場混戰(zhàn),盟軍地面的防空武器不分敵我地進行炮擊。激烈的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一天,德軍坦克幾乎推進到距美第7集團軍灘頭陣地不足2公里處。巴頓親臨前線指揮美軍奮力反擊,海軍也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德軍坦克。戰(zhàn)至傍晚,德軍損失大批坦克,被迫撤退。美軍趁勢攻占杰拉城。

1943年7月12日,東面的英第8集團軍攻克了錫臘庫扎。

德意軍隊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凱塞林知道大勢已去,只好與盟軍混戰(zhàn)以拖延時間,牽制盟軍,然后經(jīng)墨西拿海峽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亞。希特勒親自批準了凱塞林的計劃,將駐卡拉布里亞的德軍第29裝甲師和駐法國的第1空降師調往西西里島。在加強兵力的同時,德意部隊加緊調動,以阻止英第8集團軍威脅墨西拿。德戈林裝甲師被調往東部的卡塔尼亞;德軍第1空降師也同時在卡塔尼亞空降;德第15裝甲師在恩納附近阻止美第7集團軍北進;新調來的第29裝甲師部署在埃特納火山西南。這樣德意部隊構筑了從恩納到卡塔尼亞的堅固防線。

1943年7月13日,蒙哥馬利手下的第13軍奮力突擊卡塔尼亞,盟軍145架飛機載著英第1空降旅1900名士兵從突尼斯出發(fā)在卡塔尼亞空降,配合地面部隊聯(lián)合進攻。德軍以德戈林裝甲師和第1空降師進行頑強抵抗,牢牢控制著從卡塔尼亞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馬利正面進攻受挫,被迫調第30軍繞過埃特納火山西側,在美第7集團軍的支援下進攻墨西拿。

巴頓不甘心讓蒙哥馬利獨唱主角,他兵分兩路,一路由布萊德雷率領美第2軍在西西里島中部支援英軍作戰(zhàn),一路由凱斯將軍率領1個暫編軍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

1943年7月22日,美軍不戰(zhàn)而克巴勒莫,俘虜意軍5.3萬人。巴頓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艾森豪威爾也為美軍的勝利而興高采烈。與此同時,蒙哥馬利卻在兩個重要方向上都陷入困境,他的第13軍被阻于卡塔尼亞,而向西迂回的第30軍也在阿德拉諾地區(qū)徘徊不前。6個師對付不了德軍3個師和一些意大利部隊。

西西里島登陸

巴頓和布萊德雷見蒙哥馬利受阻,決心變助攻為主攻,搶在蒙哥馬利之前拿下墨西拿,一洗英國宣傳機器的奚落和咒罵。布萊德雷的美第2軍在攻占北部的佩特拉里亞后,迅速調頭東進,沿北海岸公路直撲墨西拿。8月1日,艾倫指揮的美軍“大紅一師”向特羅伊納發(fā)起進攻。攻擊剛開始,艾倫低估了德軍的兵力和戰(zhàn)斗力,結果傷亡慘重敗了下來。德軍死守特羅伊納,與美軍殊死搏斗了7天才撤離該城。1943年8月5日,英第8集團軍終于攻克卡塔尼亞,開始沿東海岸公路向墨西拿推進。德軍有計劃地邊打邊撤,沿途過河炸橋,并埋下數(shù)以萬計的地雷。1943年8月10日,德意部隊退到墨西拿附近,由于盟軍沒有切斷墨西拿海峽的計劃和行動,4萬德軍和7萬意軍用6天7夜的時間,完成了向意大利本土的敦刻爾克式撤退。

盟軍向墨西拿的進軍變成了美英兩國軍隊的賽跑。

1943年8月16日傍晚,美軍第3師的先頭部隊到達墨西拿城下。

1943年8月17日上午6時30分,美先譴部隊進入墨西拿。10時30分,巴頓乘坐指揮車率領一個摩托車隊駛進城里。1小時后,一隊英軍也吹吹打打地進了城。一位英國軍官走到巴頓面前,同他握了握手說:“這是一場有趣的競賽,我祝賀你的成功?!碑斕?,島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結束。盟軍占領了西西里島,從此在地中海往來無阻,打開了登陸歐洲的大門。

空中作戰(zhàn)

西西里登陸

7月4~9日,盟軍特混艦隊2600艘艦船分別從北非和中東各港口啟航,在空軍間接和遠距離空中支援下駛向西西里島。由于缺乏直接航空火力掩護,海軍艦船遭敵軍襲擊,被擊沉十余艘。10日3時45分開始登陸,登陸后未遇頑強抵抗。11日和13日夜間,美、英空降部隊分別實施第二次空降,但因組織協(xié)調不當,運輸機遭己方炮擊,損失嚴重。14日,德、意空軍在西西里島的晝間空中抵抗活動基本停止。1943年8月17日,盟軍登陸部隊占領了整個西西里島,德、意守軍在夜間渡海撤退到意大利。盟國空軍在阻擊德軍撤退的戰(zhàn)斗中,擊沉德軍艦艇23艘。

德、意空軍在西西里島戰(zhàn)役中進行了一系列反擊行動。在盟國空軍飛機頻繁襲擊島上機場時,意戰(zhàn)斗機出動690架次,德機出動500架次進行反擊,雖取得一定戰(zhàn)果,但沒有保住西西里島的基地。當盟軍乘大批艦船向西西里島開進時,意空軍于7月10日先后5次襲擊了防御薄弱的登陸突擊隊的船只,德機也多次襲擊并炸沉炸傷數(shù)艘盟軍運輸艦船;13日,德、意轟炸機部隊集中兵力襲擊東部英軍登陸地區(qū),炸沉“愛斯基摩”號驅逐艦、“塔蘭巴”號醫(yī)院船及3艘自由輪;17日,德、意轟炸機又炸傷1艘自由輪和1艘軍艦。

此役,盟國空軍損失飛機375架,德、意空軍損失飛機740架。戰(zhàn)爭實踐表明,空軍在為陸海軍提供間接支援的同時,還應提供直接支援。

戰(zhàn)爭結果

被俘的意大利士兵

在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役中,盟軍共傷亡22811人,其中5532人死亡,14410人受傷,2869人失蹤。德意軍傷亡3.3萬人,被俘13.2萬人,此外還損失坦克260輛,大炮500門,飛機1700架。這次戰(zhàn)役雖然沒能消滅德軍大量有生力量,但達到了迫使意大利退出戰(zhàn)爭的政治目的。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下臺,他的繼任巴多格利奧上臺后與盟國進行了秘密聯(lián)系,試探投降的可能性。表面上,他因擔心德軍攻占意大利而繼續(xù)抵抗盟軍。但希特勒毫不客氣地占領了意大利。

歷史影響

在西西里島登陸戰(zhàn)役中,盟軍隱蔽地從各地調集了大量的陸、海、空軍,在兵力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始終處于"以強擊弱"的有利地位,偽裝和欺騙也很成功,從而保障了戰(zhàn)役的突然性。但是,美、英軍行動不夠堅決,在海、空軍力量均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未能在墨西拿海峽阻止德軍的撤退,致使德軍將2萬余人和1萬多輛車輛順利地撤退到意大利本土。而德、意高級指揮官意見不一致,行動不協(xié)調,對主力作了分散配置,在作戰(zhàn)中,德、意守軍又互相猜疑,互不配合,從而導致失敗。

這次入侵亦影響蘇德戰(zhàn)爭,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wèi)旗隊裝甲師從庫爾斯克會戰(zhàn)撤出,調往意大利,這也是導致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zhàn)中失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