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這是一個純心理學(xué)效應(yīng)。我下面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高空跳遠(yuǎn)效應(yīng):

我們在平地上可以輕松地跳越1.3米,但若在高空中架起兩個平直的木板,其間隔也為1.3米,每個被試者都會感到恐懼,其中肯定有很多人根本不敢跳,這就是“高空跳遠(yuǎn)效應(yīng)”。其心理實質(zhì)是人站在高處已產(chǎn)生了恐怖(有恐高癥者根本不能攀登),被試者會感到暈眩,再加上跳過一段空隙,下面是十多米“深”的空間,會愈加恐怖。這些因素干擾了被試者的感知覺,使他們生怕一不小心掉下,于是心理緊張度增高,縮首不前。

其實,若一開始就蒙上被試者的眼,暗示他這是平整的木板地,讓他自如地往前跳,盡量跳得遠(yuǎn)些。被試者心理不緊張,就肯定能順利地完成作業(yè)。

與此相反的一個實驗是“高空下跳實驗”:蒙住被試者的雙眼,告訴他下面是一個深溝,但溝內(nèi)已鋪好海綿,絕對安全,讓他大膽往下跳。他會心率加快,呈現(xiàn)出緊張反應(yīng),而雙腿盡力騰躍一跳,而實際上前方卻不過是與起跳點相差僅10厘米的平地。這就是暗示改變了被試者的心理緊張度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