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奇跡美國憲法制定的127天》是2013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鮑恩。

中文名

民主的奇跡:美國憲法制定的127天

作者

鮑恩

定價

37.00元

語言

簡體中文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頁數(shù)

315頁

開本

16開

出版時間

2013年

裝幀

平裝

版次

1

ISBN

9787513311243

內(nèi)容簡介

[1]

民主的奇跡:美國憲法制定的127天

1787年夏,美國費城。一場原本只為修補舊條例而召開的聯(lián)邦大會,結(jié)果演變成要制定一部聞所未聞的憲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齡不到四十三歲,來自十二個立場各異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激辯四個多月,有人出言威脅,有人離場抗議,連主席華盛頓都寫道:“我真懊悔跟這檔子事沾上關(guān)系?!倍窃趲捉^望的氣氛里,會議締造出不朽的政治文獻——美國憲法。這部憲法,孕育了當今世上最富強的國家——這不啻奇跡。這奇跡不是源于口號,而是分歧極大的眾人極力申述各自的觀點、從中尋求妥協(xié)方案的結(jié)果。即便反對派意見最終沒有體現(xiàn)在憲法中,但這些意見也是鑄就憲法的潛在力量,本身自有價值。這奇跡如何誕生?本書帶你重返會場,一探究竟。

本書是鮑恩關(guān)于1787年在費城召開的美國聯(lián)邦制憲會議的經(jīng)典史傳,被列為美國大中學(xué)生相關(guān)課程的經(jīng)典讀物。全書以小說的筆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那歷史場景、個性各異的人物和尖銳對立的政見,最后居然“求同存異”于一部憲法中。作者并未忽略會議當中的利益紛爭和政治策略運作,但更讓讀者體會到眾代表對自己國土的熱愛和關(guān)切,看到在這一切背后的平等精神。專業(yè)學(xué)者和一般讀者都可從輕松的閱讀中獲益良多。

作者凱瑟琳·德林克·鮑恩(Catherine Drinker Bowen,1897-1973),美國著名傳記女作家,代表作有:《獅子與王冠》(獲195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富蘭克林傳記《美國最危險的人》、《約翰·亞當斯與美國革命》、《弗蘭西斯·培根》等。[1]

書籍目錄

作者序

聯(lián)邦大會十三州出席代表名單

第一部分 制憲會議

第一章 大會會場;源起

第二章 會議代表與州議會廳;華盛頓與麥迪遜

第三章 會議現(xiàn)場;倫道夫提出《弗吉尼亞方案》

第四章 聯(lián)邦制對國家制;“一國兩尊”;費城掠影

第五章 最高行政長官;費城的威爾遜、特拉華的迪金森、富蘭克林博士說出心中事;6月1日至6日

第六章“生命、自由和財產(chǎn)”;一般人民;國會議員選舉方式;6月6日至7日

第七章 國會否決權(quán);比例代表制;代表們?nèi)バ偶覉@

第八章 美利堅分成兩派;“舍曼妥協(xié)案”;全體委員會提出報告;6月11日至13日

第九章 《新澤西方案》;漢密爾頓發(fā)表看法;6月15日至19日

第十章 大辯論;6月19日至28日

第十一章 緊張氣氛升高;歐洲與美利堅

第十二章 美利堅之旅——各州實地風(fēng)貌

第十三章 美利堅之旅——續(xù)篇;人民

第十四章 西部地區(qū);土地公司和《西北地域法令》;卡特勒

第十五章“大妥協(xié)”;為美國立王;休會十天;華盛頓將軍釣魚去

第十六章 細則委員會;奴隸問題的妥協(xié)

第十七章 國會中的外國人;“十平方英里地”

第十八章 效忠宣誓;自然神論與宗教寬容;常備軍;何謂叛逆罪

第十九章 誰來批準核可?人民還是各州?

第二十章 憲法起草;文本委員會上場;9月8日至12日

第二十一章“權(quán)利法案”遭否決

第二十二章 憲法終于簽署;異議分子

第二部分 批準之戰(zhàn)

第二十三章 憲法面對全國

第二十四章 馬薩諸塞;人民開口說話

第二十五章 弗吉尼亞與紐約;聯(lián)邦大游行

作者小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