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與人生》是2005年8月1日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啟陣。

中文名

詩歌與人生

作者

丁啟陣

定價

¥29.00 元

語言

中文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開本

16開

出版時間

2005年8月1日

裝幀

平裝

版次

1

其他

紙張:膠版紙

ISBN

10位[7506022044] 13位[9787506022040]

編輯推薦

詩歌是人類情動于中時最好的宣泄方式,是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和追求,只要人類有感情、有憧憬就有詩歌。中國是詩歌的大國。

本書作者從縱向勾勤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演變概況;其資又從詩歌的“言志”“傳情”“寫景”三方面闡釋了詩歌與人生的關(guān)系。人類的情感,古今并無不同。如今的讀者依然能夠從古代詩歌中找到各種感情共鳴對心靈的慰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詩歌與人生的關(guān)系

一 詩歌與人生

詩歌是類情感的自然宣泄方式――詩歌的交際功能――詩歌被當作人生的教科書――不朽的事業(yè):詩歌的垂名功能――科舉考試的科目:詩歌與謀生――作為精神家園――用于社交娛樂――古代詩詞與當今人生

二 抒寫表達

詩歌起源――表達志向――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悲哀之情――快樂之情――創(chuàng)作的苦樂――詩化生活――才情閑趣文字游戲

三 閱讀欣賞

豐富多樣的古代詩歌――假借式抒情――陶治性情――美的享受――奧妙無窮的語言藝術(shù)――閱讀的方法

第二章 中國古代詩詞演變概況

一 原始時期

最早創(chuàng)作的詩歌和反映人類早期生活的詩歌――原始人的生活――原始詩歌的功能―與音樂、舞蹈三位一體

二 先秦時期

《詩經(jīng)》的時代――《詩經(jīng)》的思想內(nèi)容――可以演唱的詩歌――《詩經(jīng)》中的喜怒哀樂――生不逢時的楚大夫屈原――巫風熾盛的楚文化――屈原精神的人生意義

三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帝王心聲――樂府與漢代民歌――民間疾苦――樂府的娛樂性――波辣的愛情誓言――生命的覺醒――《古詩十九首》――為了生命――為了名聲――曹操父子――大小謝與冊水詩――宮延生活與脂粉艷情――粗礦的北方歌――柔情萬種的南方民歌

四 唐寧時期

詩國的鼎盛時代――唐詩繁榮的原因――自信、曠達的人生――意氣行止――邊塞情景――胸抱――風情雅致――學問與宮怨:唐詩的哀落――弱國哀音――農(nóng)村景物――景趣與理趣――詩詞之間――寧詞:兒女情長

五 元明清時期

無曲:人生如戲――民族情緒――馬致遠的小令――明代的文學運動――高啟的詩――民歌:明代文學一絕――清初的民族情緒――龔自珍:清未朦朧的新思想――納蘭詞――又是民歌

第三章 志向懷抱

一 言志傳統(tǒng)

悠久的言志傳統(tǒng)――詞也言志――兼濟天下――獨善其身――青少年志向――女子志向――托物言志

二 得志的歡愉

得志因人而異――得志的詩歌不多――功名成就――情感歡暢――人生的得意時分――山水情懷――陶醉在藝術(shù)世界中

三 失志的悲愴

不如意事常八九――壯志未酬人已老――科舉不利――文不如武――失節(jié)之痛――愁時偏愛登樓

四 得失之間

生活總在繼續(xù)――及時行樂――借酒澆愁――曠達超逸

第四章 情感世界

第五章 景物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