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山位于南京市秦淮區(qū)中華門內(nèi)西南隅,是南京的古地名,因鳳凰臺在此而得名。

鳳臺山地勢高亢,為睹“大江前繞,鷺洲中分”最佳處。唐朝詩人李白曾來此登眺,留下了千古吟唱的詩篇《登金陵鳳凰臺》。五代十國楊吳筑城時,山勢被切斷,鳳凰臺被圍在城內(nèi),但仍有前臨城墉(聚寶門至三山門段),后俯淮水(鎮(zhèn)淮橋至西水關(guān)段)之勢,縱橫仍有十來里左右。直到明初筑城,由于城垣高崇,“大江前繞,鷺洲中分”之勢遂為城垣所掩。

地理位置

南京市秦淮區(qū)

名稱由來

鳳凰臺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區(qū)升州路附近,現(xiàn)此地名已消失,但現(xiàn)建有“鳳凰臺賓館”?!傍P凰臺”之名最早見于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據(jù)《至正金陵新志》載,在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只頭小足高、五顏六色、叫聲悅耳,狀如孔雀的大鳥,飛到了秣陵永昌里(今南京城南花露岡一帶)王愷家的花園中,停在李樹上鳴叫不已。這三只美麗的大鳥招來了一大群各種鳥類,跟隨著比翼而飛,當(dāng)時人們就認(rèn)為,這三只鳥就是百鳥之王——鳳凰。各種鳥類隨鳳凰翔集就是“百鳥朝鳳”,被認(rèn)為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是值得慶賀和紀(jì)念的大事。因此,揚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就將百鳥翔集的永昌里改名為鳳凰里。

地點周邊

中華路、中華門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