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導機制是指貨幣政策通過資本市場來傳遞貨幣當局的意圖,影響企業(yè)和居民的投資、消費行為,從而影響實體經濟。

組成

市場傳導機制由市場信息流的傳導、商流的傳導、物流的傳導三個方面組成。

1.市場信息流的傳導

市場信息是反映市場動態(tài)的消息、情報、指令、代碼以及有一定內容的信號的總稱。在市場運行機制下,市場信息的運動是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特點

①市場信息流是經濟利益的外在表現(xiàn)。市場是由一系列有獨立利益的市場主體構成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空間,這種經濟利益關系必然在市場上表現(xiàn)出來,通過交換來實現(xiàn)利益的要求。由此可見,市場信息的傳導絕不是信息本身的簡單位移,而是作為經濟利益的外在形式,體現(xiàn)了錯綜復雜的經濟交換關系。例如市場價格的每一變化都表明供求匹配關系的變化,正是這種變化,必然引起相應信息的流動,并導致供方或求方的相應調整,使經濟利益發(fā)生再分配。正如斯密所言:用看不見的手分配人間的幸福和災難。因而,市場信息與經濟利益是相統(tǒng)一的。由于兩者的統(tǒng)一,相應地提高了市場信息的價值,強化了人們對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利用。這是市場“刺激一調節(jié)”機制得以發(fā)揮作用的內在根源。

②市場信息流是有目的的網絡系統(tǒng)。有目的表現(xiàn)為:市場信息的運動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它為一定的目的性服務,有一定的流向規(guī)律。網絡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市場信息的流動是一個由垂直信息流、橫向信息流交互組成的網絡。網絡系統(tǒng)的建立及一定的目的性,必然使市場系統(tǒng)的活動邊界無限擴大,以市場功能的放大為基礎,促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納入了市場總體網絡之中。

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信息流還具有總量膨脹、利用率提高的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現(xiàn)代市場經濟就是信息經濟?!半S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們的經濟才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種不僅可再生而且可自生的重要資源上。”

市場信息的傳導僅僅是“軟”傳導,它還須借助某種物質載體才能完成。一般作為市場信息流運行載體的物質系統(tǒng)有:郵政通訊、大容量通訊系統(tǒng)、激光通訊、圖像通訊、衛(wèi)星通訊和電子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

從通訊理論上看,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需要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發(fā)訊者、接受者和通訊電路。為減少在市場信息傳遞中的衰弱、失真和畸變現(xiàn)象,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引導市場物流、商流有規(guī)律地運動,必須在市場發(fā)訊者與接受者之間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實際上承擔了信息通道和電路的作用。一般而論,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信息系統(tǒng)是由三個方面構成的,即宏觀信息系統(tǒng)、市場信息中心、企業(yè)信息機構。

①宏觀信息系統(tǒng)。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神經中樞。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加工市場活動中各類信息資料,并及時反饋以調節(jié)宏觀經濟的運行態(tài)勢。同時,廣泛發(fā)布國民經濟運行的各類信息情報,成為國家級的信息儲存檢索中心。

②市場信息中心。這是市場信息的集中點,是宏觀與微觀信息交匯點。它通常是由中心城市為核心組成的,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市場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溝通市場區(qū)與宏觀信息系統(tǒng)的聯(lián)絡。

③企業(yè)信息機構。它主要是要建立一個開放的信息網絡,既有企業(yè)內部生產、銷售、技術、管理、財務等子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也有企業(yè)與外部環(huán)境如市場的信息交流,構成一個相互關連、相互制約的信息流網絡。

市場信息系統(tǒng)建立的完善程度,直接決定市場信息流傳導的有效性,對市場傳導機制具有重要的價值。

2.市場商流的傳導

商流,一般而言,是商品價值的流動形態(tài),是商品所有權的轉移過程,是商品的貨幣表現(xiàn)。從現(xiàn)象上看,似乎商流與物流是結合在一起的;而事實上,除了商流在本質上反映物流的運動之外,兩者是完全獨立的運動。

①商流與物流分配流通的渠道不同,形式不同,流動速度不一樣;

②物流有具體形態(tài)上質的差別,它常常包含著物的時間或空間轉移,而商流卻是一種價值形態(tài),是所有權的讓渡,并不必然伴隨物的轉移;

③由于商流與物流的分離,一方面可能是先提貨后付款,或者是先付款后提貨,從不同方面反映商流與物流分離的貨幣和信用形式也隨之出現(xiàn)。從通訊理論上看,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過

在市場上,各種不同的組織和個人為著不同的目的,需要籌措不同期限的資金,或者轉讓、出借自己所占有的資金。因此,就必然要有各種各樣的提供這些資金交易的機構、組織以及制定一定規(guī)則的交易方式。如同商品一樣,也會出現(xiàn)相應的把資金買賣雙方集中在一起的金融市場,這是商流得以正常傳導的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作為商品價值的獨立運動的商流,其傳導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①效益優(yōu)先原則。指所有一切在市場中與商品運動相關聯(lián)的貨幣、資金或者無形的貨幣及證券等,都必須以經濟效益高低為引導,促使資金流向經濟效益高的部門或單位。

②浮動利率原則。凡是在市場中流動的各種貨幣形態(tài)都必須實行有償使用原則,即借用流動資金必須支付相應的利息。而且,其利率的高低主要受資金供求狀況水平決定。

③商流物流結合原則。指一切在市場上流動的各類形態(tài)的貨幣,都必須以物的運動為保證。只有商流、物流本質上的一致運動才是真正的商流。相反,如果商流并不伴隨相應的物流,則勢必會導致信用膨脹,最終誘發(fā)通貨膨脹。

④自由流動原則。市場上的一切商品貨幣形態(tài)的轉換,或貨幣形態(tài)的出讓,都應按所有者的意愿自由進出市場,保證商品的連續(xù)性和流動性。

3.市場物流的傳導

市場物流是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各個階段以及在流通過程中從生產場所到消費場所之間的物理性移動,是創(chuàng)造時間性、場所性價值的經濟活動。物流的基本職能包括:

①運輸活動。使貨物實現(xiàn)從產地至銷地的空間位移,它創(chuàng)造空間效用,是物流活動的核心,泛指城市間、省際間及國際間的公路、航路、水路、管道和鐵路等干線運輸。

②配送活動。在城市及附近的城鎮(zhèn)范圍內,對客戶所需的商品經配貨等活動后,通過汽車等短途運輸工具運送給需要者的活動。它同樣創(chuàng)造商品的時間與空間效用。

③倉儲活動。貨物離開生產過程但尚未進入消費領域之前,在倉庫或各種場所的儲存、保管活動。旨在對商品進行積累和集中,使之能成批地、成套地供應市場,以調整供求雙方存在的時間差異。它創(chuàng)造時間效用。

④包裝活動。一般指流通過程中為便于流通對貨物所采取的保護措施。分為商品包裝和工業(yè)包裝。商品包裝又稱銷售包裝;工業(yè)包裝又稱運輸包裝,屬于物流范圍。

⑤裝卸活動。在運輸或配送、儲存活動前后,通過人力或起重運輸機械、裝卸和分揀等機械對貨物進行裝、卸、移送、挑揀分類等活動。

⑥流通加工活動。在流通過程中對貨物配裝、貼標記、拼裝、定量化小包裝,以及使商品改變形狀、性能,對商品進行挑選、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加工,以便于用戶使用并促進銷售。

⑦情報信息活動。應用計算機等情報手段,處理上述各項活動中的進貨、出庫、訂貨、發(fā)貨、安排運輸或配送計劃等,以保持這些活動的相互聯(lián)系和協(xié)調一致,形成系統(tǒng),產生綜合效益。物流活動的基本目標在于把上述七項活動作為一個整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最低的費用、最佳的服務水平,準確、及時、安全地把貨物從發(fā)送地送到目的地。

根據(jù)物流的業(yè)務活動性質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①供應物流。從生產資料所有者的物資供應開始,到生產消費者收到原材料等生產資料為止的物流過程,其間經過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供貨等過程。

②生產物流。從原材料等進廠后開始,經運輸、儲存、車間送料、裝卸搬運、半成品的流轉,到成品入庫為止的物流。

③銷售物流。從生產者的發(fā)貨開始或從商業(yè)批發(fā)、物流企業(yè)、零售商店的進貨開始,經運輸、儲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直到顧客收到商品為止的物流過程。

④回收物流。件隨貨物的包裝容器、裝卸工具及其他可以再利用的雜舊物資的回收、分類、再加工、使用過程中的物流,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等。

⑤廢棄物流。伴隨某些廠礦產品的副產品、廢品、廢物以及生活消費品中的廢棄物等的收集、分類、處理過程中的物流,包括運輸、裝卸搬運等。

在市場體系中,件隨著物流運動的綜合體是商流和信息流,物流傳導僅僅是受軟傳導支配的硬件傳導,是市場上具體的可見的流通形態(tài)。一般情況下,物流傳導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