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風采
八十年風塵歲月,四十載辛苦耕耘;弟子遍及大江南北,說明客觀存在益萬千同仁。1994年7月,當省內(nèi)教育界、電教界人士為他祝壽時,他沒有陶醉于輝煌的過去,卻在為電教的未來勾勒著藍圖……。他就是我國電化教育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著名電教專家肖樹滋教授。
肖先生于1914年7月21日出生在河北磁縣。幼年時,他酷愛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由于家境貧寒,連小學都未能讀完,只得邊勞動邊自學,后來以同等學歷的資格考入中學。然而好景不長,一年多之后,家庭經(jīng)濟的困難使他再度輟學務農(nóng)。1930年,他在中學校長的資助下,考入了河北邢臺師范學校,又續(xù)上了自己的讀書夢,并為日后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打下了基礎。
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肖樹滋并未滿足。他深感知識的重要與自身知識的匱乏,于是邊工作,邊學習,尋找著一切可以得到進修的機會。1939年,機會綞來了,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西北聯(lián)大教育系。大學畢業(yè)后,他先后任教育于陜西、重慶、天津、北平等地學校。由于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成績突出,為人又很正派,他在當時的教育界口碑極佳。1946年12月,當時的國家教育部選派出國留美學生時,在42個候選人中,他成為中選的3名學生中的第一名,并于次年6月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技術專業(yè)學習,1949年獲碩士學位。
新中國成立前夕,百業(yè)待興,國家急需各種人才。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使他拒絕了各種優(yōu)厚條件的誘惑,毅然回到了充滿希望和光明的祖國的情抱。祖國和人民張開雙臂歡迎海外學子歸來。令肖樹滋終生難忘的是,他還被請到了開國大典的觀禮臺上。
新中國成立的禮炮震撼了全世界,同時也強烈地撞南昌著他那顆滾燙的心。從那時起,他便立志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電教事業(yè)鞠躬盡瘁。根據(jù)組織上的安排,肖樹滋首先到國務院文化部科普局電教處工作(有人說他是我國第一位政府電教官員即源于此)。1951年,科普局與文化局合并為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他任秘書工作,同時在北京輔仁大學以副教授的身份兼授電化教育課。1953年10月,他奉命支援西北,調(diào)入西北師范學院(后改為西師大)教育系任教兼任學校電教研究室主任。
肖樹滋把他人生最美好的、最輝煌的三十年奉獻在了大西北,為西北師大電教工作的發(fā)展鋪平了道路,同時為西北地區(qū)的電化教育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1957年,他為西北師院教育系開設了電教選修課;1960年至1970年,分別為該院外語系和音樂系開設了電教教法及電教實驗課。在他的指導下,蘭州地區(qū)中小學進行了大面積的電教實驗,寫出了多篇論文,為西北地區(qū)電他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1979年,全國43所高師在蘭州舉辦電教研討班,1980年,舉辦了甘肅中小學教師電教培訓班。為這些活動,肖樹滋忙前忙后,既參與組織工作,又要擔任授課任務。
1982年,肖教授調(diào)到河北大學教育系,先后為教育系、圖書館系開設了電教必修課,為物理系開設了電教選修課。1986年,河北大學開辦了培養(yǎng)高層次電教人才的碩士研究生點,成為我國當時僅有的三個電教研究生點之一。他還是華南師大電教系、東北師大電教系、河北師大電教系的兼職教授。
除完成繁重的教學工作外,肖樹滋從1982年起,歷任河北省電教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大部;河北大學第三、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電教》主編等職。為推進全國電教工作的開展,他走過十八個省市,參加過近百次重大電教活動,為數(shù)萬人講過學。多年來,他圪育人的同時還潛心著述,先后發(fā)表論文70多篇,并出版了《電化教育》、《電化教育學》、《電化教育概論》、《電化教育實用教程》等著作。尤其值得指出的是,1981年,有人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認為電化教育在我國開展為時尚早,為我國電教重新起步工作潑了一盆涼水。這時候,肖樹滋教授仗義執(zhí)言,針鋒相對,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對電化教育的意見》一文,明確指出我國現(xiàn)在有條件而且應當開展電化教育,以便適應教育現(xiàn)代化的需要,為廣大電教工作者說出了心里話。
肖樹滋教授在電教戰(zhàn)線上幾十年如一日,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為我國電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普及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并多次受到各級領導和部門的表囅和獎勵。如:“三十年如一日勤懇教學獎”、“先進工作者”、“教學優(yōu)秀獎”、“優(yōu)秀成果志著獎”、“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獎”等。
年已八旬的肖教授,為電教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停地探索、追求了幾十年。最近,他又為今后電教的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電化教育必須深入課堂,改進教學方法;重點要開展遠距離教育和計算機教育;要建立起與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的體制,設法使電教科研轉化為生產(chǎn)力;教育思想一定要由重“教”轉變?yōu)橹亍皩W”,由單純向?qū)W生傳授知識轉變?yōu)橹匾暟l(fā)展學生智力;教育技術方面,要由單一媒體教學轉化為我媒體教學,并注意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肖先生還就電教改革、教材建設與教學管理等方面發(fā)表了意見。其情拳拳,其意切切。
在肖先生從事電、教事業(yè)47周所、誕辰80周年之際,我們衷心祝愿他健康長壽,祝愿他象我們的電教事業(yè)一樣,永遠年輕、向上、充滿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