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書裝幀形式之一。亦稱卷軸裝。竹木簡書的裝幀形式,是編簡成策,而后以尾簡為軸心,從尾向前卷起,裝入帙內(nèi)收藏。帛書出現(xiàn)以后,模仿簡策,寫好后仍是從尾向前卷起,故名卷子裝。

外文名

scroll binding

正文

帛是絲織品,富于柔軟性,故也有折疊收藏的。紙書盛行后,全面效法帛書,不但仍然畫有邊欄界行,裝幀亦是將寫好的長條紙書,從尾向前卷起,形成卷子形式,故仍名卷子裝。卷子裝似也有精裝、簡裝兩種形式。簡易的卷子裝,只需將寫好的長條紙書,從尾向前卷起,系住。現(xiàn)存大量的唐、五代以前的敦煌遺書,多是這種簡易的卷子裝。精致的卷子裝,主要表現(xiàn)在軸、簽、縹帶上。陸士衡《要覽》上說,王羲之、王獻(xiàn)之晚年書法勝于少年,其縑素以珊瑚為軸,紙書以金為軸,次玳瑁旃檀為軸?!端鍟そ?jīng)籍志》說隋煬帝即位,秘閣之書,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大唐六典》說唐代內(nèi)府藏書,其經(jīng)庫書,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史庫書,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簽;子庫書,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集庫書,綠牙軸,朱帶白牙簽。卷子裝盛行于隋、唐時(shí)期。此后畫卷仍多取這種卷軸裝式。 (見彩圖)

卷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