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二十余年作逐臣,歸來還見曲江春?!鳖H有《再游玄都觀》絕句中“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味道。做了20余年的逐臣,心頭包含多少創(chuàng)傷,而詩人似乎并不當(dāng)回事,暢飲自樂在杏園花下。
“游人莫笑白頭醉,老醉花間有幾人。”這兩句是抒發(fā)感慨之語,人們都說酒能解憂,亦能消愁,而詩人老醉花間,內(nèi)心自別有一番苦澀與無奈。詩人灑脫自怡,表現(xiàn)出“狂沙吹盡始到金”的堅強與自信。
劉禹錫的這篇詩作表現(xiàn)得更多的是酸楚、苦澀的感情。詩人經(jīng)過多年的貶謫生活終于又被召回到京師,仍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現(xiàn)實往往是不能盡如人意,劉禹錫仍是被統(tǒng)治者閑置,一腔政治宏愿轉(zhuǎn)瞬又是灰飛煙滅,審視一下自己,已是年過半百,老無所成,滿是憂愁。一日日在園中與相似境遇的友人把酒吟詩,想借酒澆愁,把世事看淡,就這樣超脫了吧,然而又是談何容易。一句“莫笑”飽含了詩人的多少無奈,一句“老醉花間有幾人”,又不知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深意。當(dāng)然,這其中的無奈和感慨也只有詩人一人能深深體味。
總之,此詩表現(xiàn)了詩人久歷磨難后的輕松喜悅之情和放曠灑脫的胸懷,是作者人格品性的寫照。[4]
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春天,詩人長安任集賢殿學(xué)士期間,時年五十七歲。此時劉禹錫與裴度、白居易等人在京城曲江池西岸的杏園里宴飲,賞花花,并相互作詩唱酬。在此期間,白居易作《杏園花下贈劉郎中》一詩以贈劉禹錫,劉禹錫也作此詩予以酬答。[1] [5]
作品評價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程杰《花卉瓜果蔬菜文史考論》:詩中,曲江杏花是一個青春美好的象征,與現(xiàn)實的坎坷失意構(gòu)成了強烈反襯,由此激生出韶華邁往、人生落寞的強烈感受。[6]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詳見籍貫爭議目錄),生于河南鄭州滎陽,其先祖為中山靖王劉勝(一說是匈奴后裔),唐朝時期大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
貞元九年進士及第,釋褐太子校書,遷淮南記室參軍,進入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為相,遷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讀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政治集團。唐順宗即位后,實踐“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宦海沉浮,屢遭貶謫。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yīng)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留下《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xué)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zhì)性,分析“天命論”產(chǎn)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著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
會昌二年,遷太子賓客,卒于洛陽,享年七十一,追贈戶部尚書,葬于滎陽。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 · 古詩文網(wǎng) [引用日期2022-03-28][2] 楊恩成 . 誦讀陜西 . 西安 : 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6-12 . 268 .[3] 盛曉光,趙宗乙主編 . 中華語言精粹寶典 . 哈爾濱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9-01 . 1411 .[4] 自岳希仁編著 . 唐詩絕句精華[M] . 南寧 :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1996 . 255 .[5] 梁守中譯注 . 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劉禹錫詩文選譯[M] . 南京 : 鳳凰出版社 ,2011 . 70-71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