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類型

觸景生情

主題

抒懷

主題

歸隱

寫景

月亮

動物

大雁

動物

植物

松柏

作品賞析

秋夜山居二首寫景之作,都是描述詩人幽居山林,恬靜淡泊,自在逍遙的生活,詩人在這里表現(xiàn)的是超然世外,放情山水的陶然樂趣。同時,從側(cè)面也體現(xiàn)了作者倦于塵世,累于功名,而從自然中獲取心靈的寧靜。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山里的秋漸漸地深了,深居簡出的主人,正忙著給路宿的客人準備晚飯。在這樣一個深山秋日的傍晚,突然出現(xiàn)一優(yōu)遠方來客,應(yīng)當說是一件樂事。難怪孔老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夜深了,清凜的月光透過落盡葉子的樹枝,照著這山里的夜。晶瑩的露珠滴落下來,熔進大地。露珠的滾落聲都可以聽見,這是怎樣靜寂的夜啊。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月夜的靜謐實難用言語形容,是被什么驚動了呢!林中的獨鶴偶爾的兩三聲清脆的鳴叫,劃過夜空,隨后,便又飛落在巖石前的一株柏樹上,孤鶴飛過,山林一陣騷動,隨后便是滿山沉寂,月和影也一起睡了。

也是一個秋天的夜晚?!叭パ懵曔b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林中大雁的叫聲漸漸地遠了,白天進山的人們說話的聲音也已停息了。山林在夜晚歸于寧靜。霜降了,大地猶如敷上一層薄薄的細等,詩人把這清光凜凜的秋霜當作是誰家織布機織出的細雪,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把自然的景象賦予了人格化的意義。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詩人醉了,暈然睡去,山林也隨之沉睡了。在這里,詩人以“秋山野客”自居,表現(xiàn)了作者飄逸灑脫的傲然之氣。等到酒醒后睜眼一看,月亮掉下來,落在百尺老松的枝杈上?!般暋弊值倪\用,妙不可言。于是,詩人不為這迷人的秋夜醉了。

全詩語言凝煉,筆墨靈秀,畫面感強,使人難以分辨這究竟是詩還是畫。 [4]

作者簡介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今浙江省富陽市洞橋鎮(zhèn)賢德村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秋夜山居二首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2] 秋夜山居二首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1-12-28][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 新華字典(第10版) . 北京 : 商務(wù)印書館 ,2007-09[4] 田軍等主編 . 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 . 北京 :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1-12 . 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