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雜卦》,是《十翼》中最后一篇文字,是對六十四卦之間關(guān)系的分析?!峨s卦》一般認(rèn)為是秦漢時期的儒士所作。卦序按照相反相成的關(guān)系,兩兩一組,一正一反,把六十四卦配成三十二組,用最精簡的一兩個字概括出卦義,并解釋每組兩卦的關(guān)系。

中文名

周易雜卦

地址

古縣湯陰縣

藝術(shù)類型

陰陽概念

創(chuàng)作年代

西周

周易 -雜卦

雜卦

周易雜卦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屯》見而不失其居?!睹伞冯s而著?!墩稹?,起也?!遏蕖罚挂?。《損》、《益》盛衰之始也?!洞笮蟆?,時也。《無妄》,災(zāi)也?!遁汀肪鄱渡凡粊硪病!吨t》輕而《豫》怠也?!妒舌尽?,食也?!顿S》,無色也?!秲丁芬姸顿恪贩??!峨S》無故也?!缎M》則飭也?!秳儭?,爛也?!稄?fù)》,反也?!稌x》,晝也。《明夷》,誅也?!毒吠ǘ独А废嘤鲆??!断獭匪僖??!逗恪罚靡??!稖o》,離也?!豆?jié)》,止也?!督狻?,緩也。《蹇》,難也。《睽》,外也。《家人》,內(nèi)也?!斗瘛?、《泰》反其類也。《大壯》則止,《遯》則退也?!洞笥小罚娨??!锻恕罚H也?!陡铩?,去故也。《鼎》,取新也?!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峨x》上而《坎》下也?!缎⌒蟆?,寡也。《履》,不處也?!缎琛罚贿M(jìn)也?!对A》,不親也?!洞筮^》,顛也?!秺ァ?,遇也,柔遇剛也?!稘u》,女歸待男行也。《頤》,養(yǎng)正也?!都葷?jì)》,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jì)》,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卦名次序歌訣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fù)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jié)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jì)兼未濟(jì),是為下經(jīng)三十四。

出處:朱熹《周易本義〈卦名次序歌〉》

次序歌訣釋意

乾坤屯蒙需訟師

乾(拼音:qián,中古拼音:gien),六十四卦之首。上下皆由相同的乾卦組成其六個爻皆為陽。通稱“乾為天”。代表“天”的形象。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相征"地"的坤卦,序卦傳:天地定位、萬物生焉。

坤,六十四卦中排行第二之卦。上下皆是由坤卦組成,六個爻皆是陰爻。通稱為“坤為地”。象征“大地”、與天共同蘊育萬物之生成。

屯(拼音:zhūn,中古拼音:tryn),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三之卦。外卦(上卦)為坎、內(nèi)卦(下卦)為震。因為上卦是代表水的坎卦、下卦是代表雷的震卦,所以通稱為“水雷屯”。天地定位后萬物生長,屯卦有“盈”“萬物始生”之意。

蒙,六十四卦中第四卦。外卦(上卦)為艮、內(nèi)卦(下卦)為坎。因為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故通稱“山水蒙”。象征萬初生,“蒙昧”的狀態(tài)。

需,六十四卦中第五卦。外卦(上卦)為坎、內(nèi)卦(下卦)為干。因為代表水的坎卦在上、代表天的乾卦在下,故通稱為“水天需”。依序卦傳的解釋需為“飲食之道”,指萬物啟蒙后的養(yǎng)育。

訟,六十四卦中第六卦。外卦(上卦)干、內(nèi)卦(下卦)坎。因為代表天的乾卦在上、代表水的坎卦在下,是故通稱為“天水訟”。依序卦傳的解釋,為了飲食生活的“需”求,開始會有爭執(zhí),是為“爭訟”,是以排序在需卦之后。

師,六十四卦中第七卦。外卦(上卦)坤、內(nèi)卦(下卦)坎、因為代表地的坤卦在上、代表水的坎卦在下,所以通稱為“地水師”。師為軍隊之意、因為群眾的爭執(zhí),減變成“興兵為師”的狀況。

比小畜兮履泰否

比,六十四卦中第八卦。外卦(上卦)坎、內(nèi)卦(下卦)坤。因為代表水的坎卦在上、代表地的坤卦在下,故通稱為“水地比”。比為比鄰,親近友好之意,起兵興師后同群之人為“比”。

小畜

小畜(“畜”,拼音:xù,中古拼音:hiuk),六十四卦中第九卦。內(nèi)卦(下卦)干、外卦(上卦)巽。通稱“風(fēng)天小畜”。小畜有集合之意,人們親近后開始集合

履,六十四卦中第十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干。通稱“天澤履”。履為踩踏之意,序卦傳另云:履者禮也。

泰,六十四卦中第十一卦。內(nèi)卦(下卦)干、外卦(上卦)坤。通稱“地天泰”。泰為通達(dá)之意。

否(拼音:pǐ,中古拼音:biix),六十四卦中第十二卦。內(nèi)卦(下卦)坤、外卦(上卦)干。通稱“天地否”。否為閉“塞”之意。

同人大有謙豫隨

同人

同人,六十四卦中第十三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干。通稱“天火同人”。同人是“會同”?“協(xié)同”之意。

大有

大有,六十四卦中第十四卦。內(nèi)卦(下卦)干、外卦(上卦)、離。通稱“火天大有”。意指大的收獲。

謙,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內(nèi)卦(下卦)艮、外卦(上卦)坤。通稱“地山謙”。謙為謙遜之意。

豫,六十四卦中第十六卦。內(nèi)卦(下卦)坤、外卦(上卦)震。通稱“雷地豫”。豫為喜悅之意。

隨,六十四卦中第十七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卦)兌。通稱“澤雷隨”。隨為跟“隨”之意。

蠱臨觀兮噬嗑賁

蠱(拼音:gǔ,中古拼音:kox),六十四卦中第十八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艮。通稱“山風(fēng)蠱”。蠱,為“腐敗”之意。

臨,六十四卦中第十九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坤。通稱“地澤臨”。臨者,臨近之意。

觀,六十四卦中第廿卦。內(nèi)卦(下卦)坤、外卦(上卦)巽。通稱“風(fēng)地觀”。觀者,觀看之意。

噬嗑

噬嗑(拼音:shì hé,中古拼音:zjed ghap),六十四卦中第廿一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卦)離。通稱“火雷噬嗑”。噬嗑為咬之意。

賁(拼音:bì,中古拼音:pieh),六十四卦中第廿二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艮。通稱“山火賁”。賁者飾也、裝飾,修飾之意。

剝復(fù)無妄大畜頤

剝,六十四卦中第廿三卦。內(nèi)卦(下卦)坤、外卦(上卦)艮。通稱“山地剝”。剝?yōu)椤皠儭甭渲狻?/p>

復(fù)

復(fù),六十四卦中第廿四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卦)坤。通稱“地雷復(fù)”。復(fù)者,回“復(fù)”之意。

無妄

無妄,六十四卦中第廿五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卦)干。通稱“天雷無妄”。為“災(zāi)禍”之意。成語“無妄之災(zāi)”語出于此。

大畜

大畜,六十四卦中第廿六卦。內(nèi)卦(下卦)干、外卦(上卦)艮。通稱“山天大畜”。為“豐收”之意。

頤,六十四卦中第廿七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艮。通稱“山雷頤”。頤為下顎,引伸為吞噬之意。

大過坎離三十備

大過

大過,六十四卦中第廿八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兌。因為代表澤的兌卦在上、代表風(fēng)的巽卦在下,是故通稱“澤風(fēng)大過”。有超越太多、“過猶不及”之意。

坎,六十四卦中第廿九卦。上下卦皆為坎。其代表水,通稱為“坎為水”,意為水洼、“坎”陷之意。

離,六十四卦中第卅卦。上下同為離。離者,為“火”,通稱為“離為火”。亦有“麗”之意。

以下為《周易六十四卦》下三十二卦

咸恒遁兮及大壯

咸,六十四卦中第卅一卦。外卦(上卦)兌、內(nèi)卦(下卦)艮。因為上卦是代表澤的兌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所以通稱為“澤山咸”。為“交感”,互相連結(jié)之意。

恒,六十四卦中第卅二卦。外卦(上卦)震、內(nèi)卦(下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是以通稱為“雷風(fēng)恒”。恒者,“永恒”之意。

遁(拼音:dùn,中古拼音:duonh),六十四卦中第卅三卦。外卦(上卦)干、內(nèi)卦(下卦)艮。因為上卦是代表天的乾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所以通稱為“天山遁”。序卦傳云:遁者,退也。“隱匿”之意。

大壯

大壯,六十四卦中第卅四卦。外卦(上卦)震、內(nèi)卦(下卦)干。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天的乾卦,所以通稱為“雷天大壯”。為“陽剛壯盛”之意。

晉與明夷家人睽

晉,六十四卦中第卅五卦。外卦(上卦)離、內(nèi)卦(下卦)坤。因為上卦是代表火的離卦、下卦是代表地的坤卦,所以通稱為“火地晉”。序卦傳云:晉者,進(jìn)也。是“進(jìn)步”的象征。

明夷

明夷,六十四卦卦第卅六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坤。因為上卦是代表地的坤卦、下卦是代表火的離卦,所以通稱為“地火明夷”。序卦傳云:夷者,傷也。乃光明受到損傷,是故為“黑暗”之象。

家人

家人,六十四卦中第卅七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下卦是代表火的離卦,所以通稱為“風(fēng)火家人”。序卦傳云:家人,內(nèi)也。為“齊家”之象。

睽(拼音:kuí,中古拼音:khue),六十四卦中第卅八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離。因為上卦是代表火的離卦、下卦是代表澤的兌卦,所以通稱為“火澤睽”。序卦傳云:睽者,乖也。為“乖違、違背”之象。

蹇解損益夬姤萃

蹇(拼音:jiǎn,中古拼音:kianx),六十四卦中第卅九卦。內(nèi)卦(下卦)艮、外卦(上卦)坎。因為上卦是代表水的坎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所以通稱為“水山蹇”。序卦傳:蹇者,難也。為“艱難”之意。

解(拼音:jiè,中古拼音:kreh),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卦。內(nèi)卦(下卦)坎、外卦(上卦)震。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所以通稱為“雷水解”。序卦傳:解者,緩也。乃“消除、緩和”之意。

損,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一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艮。因為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下卦是代表澤的兌卦,所以通稱為“山澤損”。損,為“減損”之意。

益,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二卦。內(nèi)卦(下卦)震、外卦(上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下卦是代表雷的震卦,所以通稱為“風(fēng)雷益”。益者,“利益”之意。

夬(拼音:guài,中古拼音:kruad),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三卦。內(nèi)卦(下卦)干、外卦(上卦)兌。因為上卦是代表澤的兌卦、下卦是代表天的乾卦,所以通稱為“澤天夬”。夬者,決者。為“決裂”之意。

姤(拼音:gòu,中古拼音:kuh),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四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干。因為上卦是代表天的乾卦、下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所以通稱為“天風(fēng)姤”。序卦傳所言:姤,遇也,柔遇剛也。為“相遇、邂逅”之意。

萃(拼音:cuì,中古拼音:zyih),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五卦。內(nèi)卦(下卦)坤、外卦(上卦)兌。因為上卦是代表澤的兌卦、下卦是代表地的坤卦,所以通稱為“澤地萃”。序卦傳:萃者,聚也。為“匯聚”之象。

升困井革鼎震繼

升,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六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坤。因為上卦是代表地的坤卦、下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所以通稱為“地風(fēng)升”。序卦傳所言:聚而上者,謂之升。為“上升”之象。

困,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七卦。內(nèi)卦(下卦)坎、外卦(上卦兌。因為上卦是代表澤的兌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所以通稱為“澤水困”。為“受圍困”之象。

井,六十四卦中第四十八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坎。因為代表水的坎卦在上,代表風(fēng)的巽卦在下,故通稱“水風(fēng)井”。為用木桶汲井水之象。代表能“養(yǎng)生民而無窮”。

革,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九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兌。因為代表澤的兌卦在上,代表火的離卦在下,故通稱“澤火革”。序卦傳所言:革,去故也。為“改革、革新、革命”之象。

鼎,六十四卦中第五十卦。內(nèi)卦(下卦)巽、外卦(上卦)離。因為代表火的離卦在上、代表風(fēng)的巽卦在下,故通稱“火風(fēng)鼎”。序卦傳所言:鼎,取新也。為“鼎新”之意。

震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一卦。上下卦皆是八卦中的震卦。因為震卦代表“雷”,故通稱為“震為雷”。序卦傳:震者,“動”也。

艮漸歸妹豐旅巽

艮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二卦。上下卦皆是由八卦中的代表山的艮所組成。因為艮卦代表“山”,故通稱為“艮為山”。艮者,止也。有“高山靜止不動、不動如山”之意。

漸(拼音:jiàn,中古拼音:ziemx),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三卦。內(nèi)卦(下卦)艮、外卦(上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故通稱為“風(fēng)山漸”。序卦傳:漸者,進(jìn)也。為“漸進(jìn)”之意。

歸妹

歸妹,六十四卦中第五十四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震。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澤的兌卦,所以通稱為“雷澤歸妹”。序卦傳云:歸妹,女之終也。形容“女子出嫁”。

豐,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五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震。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火的離卦,所以通稱為“雷火豐”。為“豐盛”之意。

旅,六十四卦中第五十六卦。內(nèi)卦(下卦)艮、外卦(上卦)離。因為上卦是代表火的離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故通稱為“火山旅”。為“探索”之意。

巽(拼音:xùn,中古拼音:suonh),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七卦。上下卦皆由八卦中代表‘風(fēng)’的巽所組成,因此通稱為“巽為風(fēng)”。序卦傳云:巽者,入也。象征風(fēng)“無孔不入”的特性。

兌渙節(jié)兮中孚至

兌(拼音:duì,中古拼音:duad)六十四卦卦第五十八卦。上下卦皆是由八卦中代表(沼)澤的兌所組成,是故又通稱為“兌為澤”。序卦傳云:兌者,悅也。代表“喜悅”之意。

渙,為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九卦。內(nèi)卦(下卦)坎、外卦(上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故通稱為“風(fēng)水渙”。序卦傳:渙者,離散也。有“渙散”的意思。

節(jié)

節(jié),六十四卦中第六十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坎。因為上卦是代表水的坎卦、下卦是代表澤的兌卦,所以通稱為“水澤節(jié)”。序卦傳:節(jié),止也。有“節(jié)止”、“節(jié)制”之意。

中孚

中孚(“孚”,拼音:fú,中古拼音:phyo),是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一卦。內(nèi)卦(下卦)兌、外卦(上卦)巽。因為上卦是代表風(fēng)的巽卦、下卦是代表澤的兌卦,所以通稱為“風(fēng)澤中孚”。序卦傳:中孚,中孚,信也。代表“誠信”之意。

小過既濟(jì)兼未濟(jì)

小過

小過,是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二卦。內(nèi)卦(下卦)艮、外卦(上卦)震。因為上卦是代表雷的震卦、下卦是代表山的艮卦,所以通稱為“雷山小過”。為“稍有過失”之意。

既濟(jì)

既濟(jì),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三卦。內(nèi)卦(下卦)離、外卦(上卦)坎,因為上卦是代表水的坎卦、下卦是代表火的離卦,所以通稱為“水火既濟(jì)”。序卦傳云:既濟(jì),定也。有安定之象。

未濟(jì)

未濟(jì),六十四卦中最后一卦。內(nèi)卦(下卦)坎、外卦(上卦)離。因為上卦是代表火的離卦、下卦是代表水的坎卦,所以通稱為“火水未濟(jì)”。代表“事未成”之意。

分宮卦象

《分宮卦象次序表》

八卦

乾 坎 艮 震

巽 離 坤 兌

《分宮卦象次序表》:“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

分宮卦象次序的變化:

本體卦  初爻變

第二爻變

第三爻變

第四爻變

第五爻變

第四爻變回原爻(游魂卦)

內(nèi)卦變回本體卦(歸魂卦)

游魂卦

游魂卦

火地晉

地火明夷

風(fēng)澤中孚

澤風(fēng)大過

山雷頤

天水訟

水天需

雷山小過

歸魂卦

歸魂卦

火天大有

地水師

風(fēng)山漸

澤雷隨

山風(fēng)蠱

天火同人

水地比

雷澤歸妹

周易新解

現(xiàn)代人結(jié)合市場營銷,市場環(huán)境等方面,判斷周易是具有樸素的古代辯證思想的地理基礎(chǔ)知識理論。為在其之下的天文、物理、地理、經(jīng)濟(jì)、政治等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