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禮儀是公務員在公務活動中,用以維護行政主體形象和個人形象,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與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慣例。

中文名

公務員禮儀

外文名

Civil servant etiquette

對象

公務員

表示

尊重與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慣例

維護

行政主體形象和個人形象

規(guī)范公務禮儀

強化推行公務禮儀的必要性

公務員禮儀[公務員交往中尊重與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慣例]

規(guī)范公務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文明社會需要禮儀,學好禮儀,同時又善用禮儀,必將使 個人的言行與其身份、地位或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相適應。每個社會成員都應把學習禮儀作為其人生的必修課,公務人員也不能例外。公務人員作為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其個人形象直接影響著整個公務人員隊伍的公眾形象,反映了各級政府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及社會團體等組織行為是否文明、辦事是否高效、服務質(zhì)量是否優(yōu)良。現(xiàn)代社會需要一支高素質(zhì)的公務人員隊伍,為此,各級公務人員應知禮、懂禮并行禮,通過學習,了解公務禮儀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禮儀意識。

規(guī)范公務禮儀是建設(shè)服務型政府的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使每一個公務人員扮演著公共服務提供者的角色,親民、近民的職業(yè)形象要求公務人員具有較強的職業(yè)親和力,講究儀容將有助于各級公務人員提升其職業(yè)形象。在公務交往中,公務人員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總是首先出現(xiàn)在他人的眼中,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外在的形象既體現(xiàn)了一個公務人員的內(nèi)在素養(yǎng),更直接代表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整體形象。因此塑造良好的公務形象,是實現(xiàn)公務人員“內(nèi)強素聞質(zhì),外塑形象”管理目標的必要手段,也是各級政府部門作風建設(shè)的重要內(nèi)容。

規(guī)范公務禮儀是對外開放與合作的需要。政府的形象是由公務員整體塑造的,而禮儀是塑造政府的形象的重要手段。通過禮儀的表現(xiàn),可以透視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內(nèi)在品質(zhì),體現(xiàn)個人身后所代表的單位、城市等更豐富的內(nèi)涵。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對外深入,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事業(yè)今后會更多地溶入世界,特別是海南提出要建設(shè)國際旅游島,作為大特區(qū)省會城市??冢l(fā)揮省會城市的優(yōu)勢,把握機遇加快發(fā)展,而政府的效能、形象是影響發(fā)展的關(guān)鍵要素。

提高公務員禮儀水平的途徑

公務員禮儀[公務員交往中尊重與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慣例]

加強培訓提高素質(zhì)。順應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的要求,公務員今后將更多地面對社會公眾。公務員必須重視學習和掌握公務禮儀,履行好服務職能,提高工作效率,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與文明社會不協(xié)調(diào)的作風,樹立起“勤政為民”的公務形象。各級部門在進行干部培訓,要把公務禮儀列為必學科目,特別是要從領(lǐng)導干部和窗口單位的工作人員抓起。

公務禮儀應成為公務員準入的門檻。隨著《公務員法》的實行,公務員大多通過招錄的方式進入政府職能部門。在公務員招考的時候,應把公務禮儀的基本知識作為職業(yè)要求列入考試內(nèi)容,提升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

強化監(jiān)督。禮儀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演變、發(fā)展而來的。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制度要求。由官方專門制定并要求人民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如中國古代的“禮樂制度”。二是養(yǎng)成。是人民們在長期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并堅持下來的如拜年禮儀。作為政府部門,應強化禮儀的制度建設(shè),除了培訓,要加強考核監(jiān)督,把公務禮儀作為機關(guān)作風建設(shè)的內(nèi)容,作為評議效能的重要方面,以制度促養(yǎng)成。使領(lǐng)悟禮儀、運用禮儀滲透于每個公務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而不是說在嘴上,掛在墻上。

禮儀自古就有,只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而逐步完善,使之與當代的社會生活更加吻合,禮儀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公務禮儀是公務員必備的行為規(guī)范,隨著世界的進一步融合,它將成為增強一個地區(qū)或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調(diào)和社會關(guān)系、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因此,政府機關(guān)應重視規(guī)范公務禮儀,強化推行公務禮儀。

禮儀種類

1、憲法國旗國徽國歌禮儀

2、公務員服飾、修飾與舉止禮儀

3、公務員辦公禮儀

4、公務員會客禮儀

5、公務員會務禮儀

6、公務宴請禮儀

7、民族宗教禮儀

8、公務員面試禮儀

面試禮儀

敲門禮儀

進入他人的房間或辦公室,都應該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后方可進入,切不可以貿(mào)然闖入。下面介紹一下公務員面試考場敲門的禮儀。

敲門的指法:考生應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彎曲后敲門,不要用多個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敲門的節(jié)奏:敲三下,相當于“有人嗎”、“我可以進來嗎”的意思。咚咚咚之間的間隔為0.3~0.5秒,太快會讓人感覺心煩,太慢會給人感覺散漫不自信。敲兩下,表示自己與對方比較熟悉,相當于說“你好”、“我進來了”的意思。如果敲四下以上,則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敲門的強度:力度大小應適中,要堅定并有一定力度。力度太大會讓考官受到驚嚇,給人以粗魯沒有教養(yǎng)的感覺;力度太小讓人感覺你膽子太小,緊張過度。

敲門后的等待:敲門后要等待考官應答。如果沒聽到考官說“請進”的口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應等待3秒鐘再次敲門,聲音適度提高一點;如果仍沒有聽到考官應答,則可以3秒鐘后推門進入。

關(guān)門:無論考生進來之前門是開著還是關(guān)著,考生都要關(guān)門,這體現(xiàn)考生的修養(yǎng)。關(guān)門時聲音不能太大,要用手扶著門柄關(guān)門。關(guān)門時要盡量避免整個背部正對考官。如果門上是碰鎖,最好先旋起鎖舌,關(guān)上門后,再放開,以減輕關(guān)門聲對他人的干擾。然后,緩慢轉(zhuǎn)身面對考官。

問候禮儀

考生進入考場見到考官后要主動向考官問好,以示禮貌和尊敬。一般的問候方式是行鞠躬禮并問“各位考官好,我是X號考生”。

鞠躬禮儀

鞠躬,意思是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鄭重禮節(jié)。在我國,鞠躬常用于下級向上級,學生向老師,晚輩向長輩表達由衷的敬意。亦常用于服務人員向賓客致敬。有時還用于向他人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

(一)基本動作規(guī)范

(1) 行禮時,立正站好,并攏雙腳,保持身體端正。

(2) 面向受禮者,距離為兩三步遠。

(3) 男士的雙手自然下垂,貼放于身體兩側(cè)褲線處;女士的雙手下垂搭放在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上)。

(4) 伸直腰,以腰部為軸,整個肩部向前傾15°以上(具體視行禮者對受禮者的尊敬程度而定),視線由對方臉上落至自己的腳前1.5米處(15°禮)或腳前1米處(30°禮)。

(二) 鞠躬注意事項

A、脖子不可伸得太長,不可挺出下頦。鞠躬時目光應該向下看,表示一種謙恭的態(tài)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看著對方。

B、鞠躬時,嘴里不能吃東西或叼著香煙。

C、鞠躬禮節(jié)在直起身時,雙眼應該有禮貌地注視著對方,如果視線移向別處,即使行了鞠躬禮,也不會讓人感到是誠心誠意的。

D、鞠躬時,彎腰速度適中,之后抬頭直腰,目視考官,等待回應。

告別禮儀

當主考官示意面試結(jié)束時,應微笑起立,感謝用人單位給予自己的面試機會,然后道聲“再見”,沒有必要握手(除非考官主動伸手)。如果之前進入面試室時有人接待或者引導,離開時也應一并致謝告辭。

禮儀規(guī)范

乘車禮儀

乘車禮節(jié)應遵循"客人為尊、長者為尊"的原則。

上車時,應讓車子開到客人跟前,要幫助客人打開車門,然后站在客人身后等候客人上車。若客人中有長輩,還應扶持其先上。自己再行入內(nèi)。

車內(nèi)的座位,后排的位置應當讓尊長坐(后排二人坐,右邊為尊;三人坐中間為尊,右邊次之,左邊再次),晚輩或地位較低者,坐在司機邊上的座位。私家車已逐漸增多,如果乘的是私家車,情形就正好相反,如果是主人親自開車,則應把司機邊上的位置讓給尊長,其余的人坐在后排。下車時,則應先下,然后幫助客人打開車門,等侯客人或長者下車。

介紹中的禮儀

介紹就基本方式而言,可分為:為他人作介紹,被人介紹和自我介紹三種。

當你要將某人介紹給別人時,按禮賓順序應該是:向年長者引見年輕者,不論男女都是按這樣的順序作介紹;向女士引見男士,向職位高的引見職位低的人,同時連同雙方的單位、職稱一起簡單作介紹。在人數(shù)眾多的場合,如果其中沒有職位、身份特殊的人在場,又是年齡相仿的人聚會,則可按照一定的次序一一介紹。為他人作介紹時,應簡潔清楚,不能含糊其辭。介紹時,還可簡要地提供一些情況,如雙方的職業(yè)、籍貫等等,便于不相識的兩人相互交談。如果你是單獨介紹兩人相識,應該事先了解一下他們彼此是否都有想認識對方的愿望,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在向他人介紹某人時,不可用手指指指點點,而應有禮貌地以手掌示意。

當你自己被介紹給他人時,你應該面對著對方,顯示出想結(jié)識對方的誠意。等介紹完畢后,可以握一握手并說"你好!""幸會!""久仰!"等客氣話表示友好。如果你是一位男士,被介紹給一位女士,你應該主動點頭并稍稍欠身,然后等候?qū)Ψ降姆磻?。按一般?guī)矩,男的不用先伸手,如果對方不伸手也就罷了。如果對方伸出手來,男的便應立即伸手輕輕一握。如果你是一位女士,被介紹給一位男士時,一般來說,女的微笑點頭也就是合乎禮貌了。如你愿意和對方握手,則可以先伸出手來。

當你想同某人結(jié)識,卻又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介紹人時,那么不妨可以作自我介紹。作自我介紹時,可主動打招呼說聲"你好!"來引起對方的注意,然后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也可一邊伸手跟對方握手,一邊作自我介紹。

在作介紹的過程中,介紹者與被介紹者的態(tài)度要熱情得體、舉止大方,在整個介紹過程應面帶微笑。一般情況下,介紹時,雙方應當保持站立姿勢,相互熱情應答。

握手禮儀

首先是握手的姿式。一般地,握手的兩個人手掌相握呈垂直狀態(tài),表示平等而自然的關(guān)系,這是最穩(wěn)妥的握手方式。如要表示謙虛或恭敬,則可掌心向上同他人握手。而如果是伸出雙手去捧接,就更是謙恭備至了。但切切不可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這通常是傲慢無禮的表示。握手時應伸出右手,決不能伸左手與人相握。

其次是握手的順序。在上下級之間,應先上級伸出手后,下級才能接握;在長幼之間,應長輩先伸手后,晚輩才能接握;在男女之間,應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接握。

握手的力度也應注意。一般情況,相互間握下即可。如果是熱烈握手,可以使勁搖晃幾下,這是十分友好的表示。

握手的時間通常以三至五秒為宜,除非關(guān)系親近的人可以長時間握手外,一般都是握一下即可。握手時應兩眼注視對方的眼睛,表示誠意。

名片禮儀

名片。公務人員在工作中使用名片,是職業(yè)的需要,它可以幫助公眾認識和了解你;也可以使你掌握公眾的有關(guān)信息。公務人員面對眾多的公眾,借助名片,可以建立起一個廣泛的公眾聯(lián)絡(luò)網(wǎng),便于工作的展開。

名片的一般規(guī)格是:名片的正面上方印有工作單位,中間印有姓名、職務,下方印有地址、電話。名片正面印有中文,背面往往印有相應的英文。

當我們向他人遞送自己的名片時,應說"請多多指教",同時身體微微前傾,低頭示意,最好是用雙手呈上名片,將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夾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的反面。請注意名片的字跡應面向?qū)Ψ?,便于對方閱讀。如果自己的姓名中有不常用的字,最好能將自己的名字讀一遍,以便對方稱呼。

接受他人的名片時,也應恭敬。當對方說"請多多指教"時,可禮貌地應答一句"不敢當"或"隨時請教"。接過名片,一定要看一遍,絕對不可不看一眼就收藏起來,這樣會使人感到你欠誠意??床磺宓牡胤綉皶r請教??催^名片后,應將名片放好,不要隨意亂置,以免使人感到不快。

稱謂禮儀規(guī)范

禮儀要求可概括為"稱謂得體,有禮有序"。稱謂應符合身份。可以對方的職業(yè)相稱,也可以對方的身份相稱。在對方身份不明的情況下,采用以性別相稱"某先生"、"某小姐"或稱其為"╳╳老師",亦不失為一個權(quán)宜之計,特別是后者,即表示尊敬有禮又不使人覺得不妥,在文化藝術(shù)界,這樣的稱謂更為妥當,入留言還應符合年齡。對年長者稱呼要恭敬,不可直呼其名,可敬"老張"、"老王";如果是有身份的人,可以將"老"字與其姓相倒置,這種稱呼是一種尊稱,如"張老"、"王老"。稱呼時可借助的聲調(diào)、熱情的笑容和謙恭的體態(tài)表示尊敬。對同輩人,則可稱呼其姓名,有時甚至可以去姓稱名;稱呼時態(tài)度要誠懇,表情自然,體現(xiàn)出你的真誠。

對年輕人則可在其姓前加"小"相稱,如"小張"、"小李",抑或直呼其姓名。稱呼時要注意謙和、慈愛,表達出對年輕人的喜愛和關(guān)心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