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頭村位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梧臺鎮(zhèn)政府駐地南2.5公里處。西河頭村明前立村,坐落于康浪河西源頭,因村旁河水清沏甘甜,取名甘河頭,至民國初年,因其東鄰董家屯村改名為東河頭,故遂改稱西河頭。

中文名

西河頭村

外文名

Xihetou Village

所屬國家

中國

面積

2.5平方公里

人口

123人

特色產(chǎn)業(yè)

種植業(yè)

行政區(qū)類別

所屬地區(qū)

中國華南

氣候條件

平均氣溫17.7℃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甘河頭隸屬臨淄縣仁義鄉(xiāng)。1920年屬臨淄縣西二社,并由甘河頭改為西河頭。1930年至1956年,隸屬臨淄縣一區(qū)(城關(guān)區(qū))耿王鄉(xiāng)。1958年9月成立城關(guān)公社,西河頭隨屬。1964年以后,先后隸屬梧臺公社、梧臺鄉(xiāng)、梧臺鎮(zhèn)。

名人典故

據(jù)古籍記載:齊桓公招納賢士寧戚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西河頭村。

寧戚,春秋時期衛(wèi)國人,博學多才,志存高遠。得知齊桓公立志富國強兵,大力招賢納士,決定投奔齊國。寧戚以商人身份,趕著牛車,日行夜宿,當行至齊都臨淄以西的康浪河畔時,正遇齊桓公與相國管仲等人。寧戚靈機一動,邊扣打牛角,邊唱起《飯牛歌》。歌的大意是:別看我衣衫襤褸,替人喂牛,也想尋找堯舜式的君主,干一番事業(yè)。如這里不留,我就投奔楚國去了。齊桓公聽后,認為此人非等閑之輩,即請寧戚乘車一起進城,并讓管仲考察其來意。當管仲詢問他的意愿時,寧戚微笑答道:“浩浩乎白水”。管仲不解其意,回去請教妻子。管仲夫人說,《詩經(jīng)》曰:“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币馑际牵褐灰髡儆?,他愿意留下。管仲恍然大悟,如實稟奏桓公?;腹⒓凑僖妼幤?,授于大夫之位,參與朝政。

主要文化

后寧戚以政績卓著,升為大司田,掌管農(nóng)業(yè)。寧戚推行重農(nóng)、利農(nóng)、護農(nóng)政策,還總結(jié)了《相牛經(jīng)》等許多農(nóng)業(yè)經(jīng)驗,使齊國很快實現(xiàn)“倉稟實”“衣食足”。為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物質(zhì)基礎。

為紀念寧戚,他曾喂牛、停車的地方,至今仍被稱作“臥牛地”,后人摹勒的“寧戚飯牛處”碑,仍立于西河頭村西南青龍橋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