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語(Bahasa Melayu),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語言之一,是馬來人的語言,有多種方言。標(biāo)準馬來語言(Standard Malay),馬來西亞稱為Bahasa Melayu,是馬來西亞、文萊的官方語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它與印尼的官方語言印尼語一樣,都是以馬來語中的廖內(nèi)方言為基礎(chǔ)形成。馬來語與印尼語實質(zhì)上是同一種語言。

最早的馬來語遺跡,是發(fā)現(xiàn)于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年代為7世紀的室利佛逝的幾塊碑文。隨著室利佛逝的對外擴張,馬來語逐漸成為蘇門答臘東部、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qū)、婆羅洲沿海地區(qū)的主流語言,并在南洋群島許多地區(qū)作為商業(yè)語言被使用,是歷史上南洋地區(qū)不同群體商業(yè)交往的標(biāo)準語言。印尼與馬來西亞獨立后,都以馬來語為官方語言,其使用人口已達2億8000萬。

在印尼,官方的馬來語被稱作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而蘇門答臘等地的其他馬來語方言,仍然被稱作馬來語(Bahasa Melayu)。

在分類上,馬來語屬于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馬來—松巴哇語支——馬來語群。有一些語言與馬來語非常接近,比如米南加語、班查爾語等等。語言學(xué)家將馬來語及其接近語言歸類為馬來語群(Malayic languages)。

中文名

馬來語

外文名

BahasaMelayu

使用地區(qū)

馬來西亞等

使用人口

700萬到1800萬

所屬語族

印度尼西亞語族或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所屬語支

馬來—松巴哇語支(Malayo-Sumbawan)

所屬語群

馬來語群(Malayic)

語言系屬分類

南島語系

基本介紹

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布于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泰國南部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廖內(nèi)和林加諸島。使用人口約2億8千萬,是世界上第七大語言。

公元7世紀,一種含有大量梵語借詞的古馬來語已在南蘇門答臘地區(qū)產(chǎn)生,它是當(dāng)?shù)貜V泛使用的商業(yè)語言。14世紀以后,有馬來亞、雅加達、安汶等地區(qū)方言,同時還出現(xiàn)了市場馬來語,它是簡化了的馬來語,分布于南洋群島。馬來西亞的現(xiàn)代標(biāo)準馬來語,也稱作馬來西亞語,它在部分基本詞匯、部分語音和某些形態(tài)與句法特征方面跟印度尼西亞語有所區(qū)別。馬來語有6個單元音,3個雙元音,24個輔音(其中6個是外來語的輔音)。借詞多源于梵語和阿拉伯語。大部分詞由兩個音節(jié)詞根組成,通過前、后、中綴構(gòu)成派生詞或表達某些語法意義。名詞沒有性、數(shù)、格的變化,重疊法可以構(gòu)成復(fù)數(shù)和表示其他語法意義。馬來語是分析型語言,句法關(guān)系由功能詞和詞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在名詞之后,狀語在動詞之后。馬來語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紀以后使用爪威文字,即阿拉伯字母書寫的馬來文。19世紀末,英國人把阿拉伯字母改成了拉丁字母。1904年后在馬來亞推行了用拉丁字母書寫的現(xiàn)代馬來語,爪威文還在馬來亞和蘇門答臘部分地區(qū)繼續(xù)使用。

發(fā)展歷史

語言學(xué)家將馬來語及一些類似語言歸為馬來語群(Malayic languages)。部分人推測這些語言都是由歷史上婆羅洲西部的某種語言發(fā)展而來的。最早的馬來語遺跡出現(xiàn)于公元7世紀的巨港及其周邊地區(qū),是室利佛逝世前留下的幾塊碑文。隨著室利佛逝的對外擴張,馬來語成為當(dāng)時南洋群島商業(yè)交往的通用語。

15世紀初,室利佛逝王室后裔在馬來半島建立馬六甲王朝,馬六甲宮廷的馬來語是當(dāng)時馬來語的典范。以此為基礎(chǔ)吸收了大量俚語及外來語的馬來語被稱為市場馬來語,通行于馬六甲兩岸,并在整個南洋群得到廣泛傳播。柔佛王朝是馬六甲王朝的繼承者,在其統(tǒng)治時期廖內(nèi)—林加群島地區(qū)稱為了馬來人的政治、文化中心。馬六甲馬來語因此被稱為廖內(nèi)馬來語。

印尼與馬來西亞獨立后都以廖內(nèi)馬來語為基礎(chǔ)形成本國的官方語言。

數(shù)詞

1satu10sepuluh11sebelas
2dua20dua puluh21dua puluh satu
3tiga30tiga puluh100seratus
4empat40empatpuluh200dua ratus
5lima50limapuluh1000seribu
6enam60enampuluh2000dua ribu
展開表格

常用詞

星期一hari Isnin一月Januari
星期二hari Selasa二月Februari
星期三hari Rabu三月Mac
星期四hari Kamis四月April
星期五hari Jumaat五月Mei
星期六hari Sabtu六月Jun
展開表格

名稱來源

馬來語

根據(jù)馬來西亞、印尼和文萊共同達成的默契,馬來語是以廖內(nèi)語(Bahasa Riau)---蘇門答臘廖內(nèi)?。≧iau)的口音 --- 當(dāng)作標(biāo)準語的。這是因為長久以來,現(xiàn)屬印尼的廖內(nèi)省一直被視為是馬來語的誕生地。

在馬來西亞,馬來語被稱之為“Bahasa Melayu(馬來語言;Malay language)”或“Bahasa Malaysia(馬來西亞語言;Malaysian language)”?!榜R來西亞語言”是馬來西亞政府在1967年的《國語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語匯。一直到1990年以前,“馬來西亞語言”是比較常被用來指涉馬來語的一個名稱。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論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學(xué)院里面的學(xué)者,卻都逐漸傾向于用“馬來語言”---這是馬來語版的“馬來西亞聯(lián)邦憲法”中所使用的語匯 --來指涉馬來語。

印尼在宣布獨立以后,也是使用某種形式的馬來語當(dāng)作其官方語言,但是卻將其稱之為“Bahasa Indonesia (印尼語言)”。至于在文萊和新加坡,他們所使用的馬來語則是被簡單稱為“Malay(馬來語)”或者是“Bahasa Melayu (馬來語言)”。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qū)別,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語言學(xué)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fā)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匯,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匯的意思。

與印尼語區(qū)別

馬來語在東南亞使用較廣

馬來語和印尼語之間的差別,可以類比為英式英語(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之間的差別。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溝通的,只是在書寫系統(tǒng)的拼音和語匯上有一些差異。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語從爪哇語和荷蘭語中借用了不少詞匯。比如說,馬來語中的“郵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語中的“郵局”則是“kantor pos”,這是借用“kantoor”這個荷蘭語---荷蘭語中的“辦公室(office)”---而產(chǎn)生的詞匯。

書寫系統(tǒng)

在20世紀以前,由于多數(shù)的馬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們是使用一種叫做“Jawi”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書寫系統(tǒng)來進行書寫的。之后,另外一種叫做“Rumi”的拉丁字母書寫系統(tǒng),則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Jawi”原本的地位。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書寫系統(tǒng)上的差別,其實正反映了當(dāng)時統(tǒng)治兩地的不同殖民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和荷屬東印度公司---在書寫系統(tǒng)上的差別。

在印尼語中,元音[u]遵循荷蘭語的習(xí)慣而寫成“oe”。在日本占領(lǐng)印尼的時候,這個元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為“u”(因此,印尼第一任總統(tǒng)蘇卡諾的名字,也從Soekarno被改為Sukarno)。同樣地,在1972年以前,英語“chin”中的輔音[t?],雖然在馬來語中是用“ch”來表示的,但是在印尼語中則是遵循荷蘭語的習(xí)慣而書寫成“tj”。所以,“孫子”在馬來語中的寫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語中的寫法卻是“tjoetjoe”。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變。由于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精確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馬來語和印尼語中書寫系統(tǒng)的這些差異才有了縮小的跡象。比如說,在這之后,馬來語的“ch”和印尼語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孫子”就變成了“cucu”。此外,印尼語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馬來語中已經(jīng)采用的“j”,因此,雅加達的拼法,就從“Djakarta”變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語中被保留來發(fā)半元音的“j”(即英語“young”的第一個發(fā)音[j]),也由馬來語中的“y”所取代。

雖然馬來語和印尼語在書寫系統(tǒng)上已經(jīng)幾乎獲得了統(tǒng)一,然而,由于某些歷史上的原因,這兩種語言的某些詞匯還是有差異。比如說,“錢”在馬來語中是寫成“wang”,但是在印尼語中則是寫成“uang”。

詞匯特點

馬來語屬于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從14世紀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的馬來人皈依伊斯蘭教,他們開始使用一種叫作Jawi的阿拉伯字母書寫體。19世紀,英國人基于拉丁母設(shè)計了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馬來文字,而印尼文則是由荷蘭人設(shè)計的。除了拼寫之外,印尼文和馬來文的區(qū)別不大。馬來語的語法與西歐語言有著根本的不同。馬來語沒有詞前綴和詞后綴,屬于分析語。而相應(yīng)的功能則由附加單詞來實現(xiàn)。而名詞的復(fù)數(shù)形式則由簡單地將該名詞重復(fù)說兩次來實現(xiàn),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而跟在數(shù)詞后面的名詞又恢復(fù)為單數(shù)形式,并且添加了一個數(shù)量單位,有些類似于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結(jié)構(gòu)。馬來語里有許多這樣的數(shù)量單位(penjodoh bilangan),比如,動物(ekor - 頭,tail),人(orang - 人,man),以及花、珠寶、絲線甚至魚網(wǎng)的單位。"兩只貓"(Two cats)在馬來語是"dua ekor kucing"(two-tail-cat),兩個小孩(Two children)在馬來語里則是"dua orang kanak-kanak"(two-man-child)。

馬來語中的許多借詞源自梵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中來自馬來語的借詞包括:orangutan(人猿)、gingham(有條紋或方格紋的棉布)、sarong(圍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谷)、amok(殺人狂)。

馬來語國際音標(biāo)

BilabialDentalAlveolarAlveolo-palatalVelarGlottal
Nasalmnny=?ng=?
Plosivevoicelessptc=t?k-h=?
voicedbdj=d?ɡ
Fricativevoiceless(f)s=(θ)ssy=?kh=(x)h
voiced(v)z=(e)(z)gh=(?)
展開表格

元音:

a [a]

i [i]

u [u]

e [?]

o [?]

ai [ai?]

au [au?]

ou [?u?]

輔音:

b [b]

c [c]~[t?]

d [d]

f [f]

g [g]

gh [?]

h [h]

j [?]~[d?]

k [k]

kh [x]

l [l]

m [m]

n [n]

ng [?]

ny [?]

p [p]

q [k]

r [r]

s [s]

sy [?]

t [t]

v [v]~[f]

w [w]

x [z]/[ks]

y [j]

z [z]

日常用語

英語

馬來語

WelcomeSelamat datang
HelloSelamat pagi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Apa khabar?
Khabar baik, terima kasih. Anda pula bagaimana?
Long time no seeSudah lama tidak berjumpa
展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