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皿板在柱頭頂端、櫨斗的下端,位于柱頭與櫨頭交接之處;還有的在散斗、齊心斗與栱的交接處;也有在人字栱與散斗之交接處的。它是在兩者中間的一個墊板,其長與寬與斗之尺度相同,在櫨斗之處的皿板要比櫨頭長寬突出一點,其厚度在3公分左右。

性質(zhì)

歷史

正文

戰(zhàn)國方案

什么是皿板?皿板在什么位置?有的皿板在柱頭頂端、櫨斗的下端,位于柱頭與櫨頭交接之處;還有的在散斗、齊心斗與栱的交接處;也有在人字栱與散斗之交接處的。它是在兩者中間的一個墊板,其長與寬與斗之尺度相同,在櫨斗之處的皿板要比櫨頭長寬突出一點,其厚度在3公分左右。在《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侯幼彬、李婉貞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中,2.5.1西周青銅器夨令簋,出土于洛陽,四角柱頭有斗。斗底與柱頭相接處突出一條棱,似是漢以后斗拱中出現(xiàn)的“皿板”。疑似為皿板最早的出現(xiàn)。在河北平山縣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一號墓出土一件四龍四鳳方案,帶有斗拱的形象,并具有明顯的“皿板”做法。這是當(dāng)時建筑物運用斗栱挑檐的真實寫照。斗栱的這種做法,在東漢明器中常見。這件方案的出土,把這種做法的年代提早了400多年。

2000年8月23日《中國文物報》第一版發(fā)表的《三臺調(diào)查漢晉崖墓群文物遺存》一文中附有都柱斗栱圖一幅,這是漢代當(dāng)時雕刻出的斗栱圖樣,這組斗栱之中,在八角形與櫨斗相交處即有皿板,同時在單抄華栱與令栱交接處也做了皿板。

四川彭山漢代崖墓方柱上櫨斗及散斗下部施用皿板;四川柿子灣漢墓出土束竹柱有皿板;四川清陽出土漢代畫像磚的大門櫨斗承梁有枋皿板。南北朝時代的木構(gòu)也有皿板出現(xiàn)。例如:北魏時代大同云崗石窟第1窟斗栱轉(zhuǎn)角有三個柱頭有皿板。第9窟櫨斗上施有皿板;大斗、散斗、齊心斗都用皿板;其中一個佛殿圖,有八角木柱施用斗栱、人字栱,散斗、齊心斗下都用皿板。第21窟之中塔柱、柱頭人字栱、齊心斗、散斗都施用皿板。我們再從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來看,在人字栱中心加立柱,在散斗之下也施用皿板。到唐代,從敦煌莫高窟木構(gòu)窟檐之中,三跳斗栱,都用皿板,但是這些皿板,都不突出邊椽。

皿板這一構(gòu)件從漢代開始,一直流傳到唐初,實踐中運用甚多。宋代在《營造法式》中有皿板,但是從遼、金、元時代基本上絕跡了。到明清時代木構(gòu)建筑中又出現(xiàn)皿板。

筆者在考察古建筑時,曾在安徽亳州道德中宮組廟的大殿柱頭上看到過皿板,而且都用在柱頭與櫨斗相交的地方,在內(nèi)柱各柱頭以及外檐的各柱頭中都施用皿板。這是明清時代惟一的一例。

筆者于1991年到達馬來西亞,考察新山柔佛州柔佛古廟之時,則見到柔佛古廟的大殿當(dāng)中四根內(nèi)柱、柱頭都做皿板。柔佛古廟是華人來到馬來西亞新山之時建造的,據(jù)筆者分析,該廟建于明末清初。我們在進行測繪之時,發(fā)現(xiàn)四根內(nèi)柱做梭柱之外,柱頭券剎施用皿板,而且皿板制作都出邊,比櫨頭與柱位突出2公分。中國古建筑,特別是這樣細(xì)小的構(gòu)件怎么會在馬來西亞出現(xiàn)?這是當(dāng)年建廟時,由華人從中國內(nèi)地請到高級木工到海外建造的,木工師傅深知皿板的意義,因此皿板流傳海外。

那么,在古代建筑上為什么要做皿板呢?這是由于早期木建筑之中,柱頭之間只用闌額穿連柱頭,沒有普柏枋,要把柱頭墊平,況且各柱頭做券剎,斷面特別小,櫨斗坐于其上不穩(wěn)定,所以加一塊木板,增加柱頭的面積,并使櫨斗牢固,這塊木板就叫皿板。在散斗、齊心斗與栱之間做皿板,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柱頭用皿板,還能起到防潮之作用。皿板木系橫向的,柱子木絲是豎向的,這樣不會向上傳來潮氣,可以杜絕水氣上升,這是防潮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