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韶樂,是明清兩朝用于祭祀、朝會、宴會的皇家音樂。據(jù)文獻記載,周代就設有號稱“六代大樂”的宮廷音樂,成為雅樂。雅樂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融禮、樂、歌、舞為一體,以表達對天神的歌頌與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樂歷代相延不斷,明朝之初,把雅樂加以改組,并命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曾經(jīng)中隔,后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及演奏人員,進行研究實驗恢復,2004年在天壇公園“神樂署”正式公開對外免費演樂,該專業(yè)樂團即中和韶樂團。儒家認為,人的修養(yǎng)能達到中和境界(即致中和),就會產生‘萬物位焉,萬物育焉’的神秘效果。韶樂韶樂,史稱舜樂

中文名

中和韶樂

拼音

類 別

類別

歷史

狀態(tài)

后繼傳承

時間

明清兩朝

介紹

中和韶樂源于中國古代雅樂,又名郊廟樂,是一種將禮、樂、歌、舞融為一體的典禮音樂。它是明清兩朝舉行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時所使用的音樂,也是中國古代最具典型意義的宮廷音樂,歷史源遠流長。因中國古人信奉“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尊雅樂為“華夏正聲”,故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均設立專職官員和職能部門負責有關音樂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將雅樂更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樂的主要特點是:五聲音階的運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續(xù)了先秦雅樂的特征;八音具備;有樂必有歌;突出鐘聲磬韻,體現(xiàn)“金聲玉振”的特色。

天壇神樂署位于天壇外壇西部。創(chuàng)立于明初,它是明清兩朝的禮樂學府,是培養(yǎng)樂舞生和演陳禮樂的場所。初名神樂觀,清乾隆十九年改為神樂署。

中和韶樂在中國古代的發(fā)生、發(fā)展經(jīng)歷了歷代傳承,直到清朝滅亡,中和韶樂才歸于沉寂。20世紀80年代,隨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認識,中和韶樂逐漸復蘇。2004年9月天壇神樂署修復完成,天壇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神樂署的管理和保護。

發(fā)掘、研究、保護中和韶樂這一古老的文化遺存,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次,它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中和韶樂表示了中國古人對和諧完美的憧憬,其內涵符合儒家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也表達了深邃宏遠的文化理念)。

如今中和韶樂喪失了昔日賴以生存的舞臺,演出人員的演出水平也難以為繼,再加上現(xiàn)代人對傳統(tǒng)音樂日漸失去興趣。中和韶樂正面臨生存危機。

祭祀樂舞

根據(jù)《欽定大清通禮》和《欽定大清會典》記載,祭祀歷代帝王有專用的祭祀樂舞,即《中和韶樂》。它包括祭祀樂曲七段:《肇平之章》、《興平之章》、《崇平之章》、《恬平之章》、《淳平之章》、《臣平之章》、《和佑之章》。舞蹈分為三段八十八式。初獻用武舞,亞獻、終獻用文舞。以體現(xiàn)祭祀禮儀的莊重。

八音古樂

根據(jù)《欽定大清通禮》記載,祭祀典禮所用八音古樂包括金、石、土、木、革、絲、竹、匏,共18類105件樂器。分別是編鐘、編磬、镈鐘、特磬、建鼓、博柎、琴、瑟、笛、排簫、箎、笙、塤、笏、柷、敔、麾、節(jié)等。

據(jù)《欽定大清會典圖》記載,祭祀中和韶樂樂懸,镈鐘一,設于左。特磬一,設于右。編鐘十六,同一簴(讀句,木架),設于镈鐘之右。編磬十六,同一簴設于特磬之左。建鼓一,設于镈鐘之左。其內,左、右塤(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樂器)各一,篪(讀池,古代竹制的一種樂器)各三,排簫各一,并列為一行。又內,笛各五,并列為一行。又內,簫各五并列為一行。又內,瑟各二,并列為一行。又內,琴各五,并列為一行。司器樂生,器各一人,皆內向立。左、右笙各五,豎列為一行。左,柷(讀住)一,搏拊一;右,敔(讀宇)一,搏拊一。樂生器各一人,左、右相向立。笏(讀戶)各五,司章者執(zhí)之,立于笙前,左、右向。左,麾一,掌麾一人,向右立。樂舞生,左、右文舞各三十二人,武舞各三十二人,分列于樂懸之前。左、右節(jié)各二,執(zhí)節(jié)者四人,分立于舞前以引舞。大祀、中祀用中和韶樂者,位次皆同。

如果有興趣可至天壇“神樂署”,是官方專門演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