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 張賢亮(1936年12月-2014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江蘇盱眙,中國當代作家、收藏家、書法家。
張賢亮早在50年代初讀中學時即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在北京讀高中,因為家庭出身在學校受到歧視和不公對待,張賢亮高中沒有畢業(yè)就被開除。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fā)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 右派分子 ”而牢改長達22年。1979年后張賢亮被平反恢復名譽,出來后重新執(zhí)筆,創(chuàng)作了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等作品。
代表作有《靈與肉》《初吻》《青春期》《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樹》等。 生前曾任寧夏文聯(lián)主席兼 寧夏作家協(xié)會 名譽主席, 中國作家協(xié)會 主席團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會員。 1933年于銀川創(chuàng)辦 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 ,現(xiàn)已成為中國著名的 影視拍攝基地,也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這也被稱為張賢亮的立體文學作品。 2014年9月27日,張賢亮因病醫(yī)治無效在銀川去世,享年78歲。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1936年12月,張賢亮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蘇盱眙。
張賢亮18歲在北京讀高中,因為是資產階級家庭出身,在學校里經常受到欺辱。 因為在學校受到歧視和不公對待,張賢亮高中沒有畢業(yè)就收到被學校開除的命運。
張賢亮早在50年代初讀中學時即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1955年從北京移居 寧夏 ,先當農民后任教員。 1955年7月,受“新北京”建設政策的影響,張賢亮被迫和家人“移民”到甘肅,兩年后,也就是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fā)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 右派分子 ”,開始了長達22年的農場勞改生涯。 正是張賢亮經歷過反右和“文革”的影響,張賢亮的作品帶有“ 傷痕文學 ”、反思文學的特點 。
成名創(chuàng)作期 張賢亮寫作成名,緣于它作品被當時的一位老干部發(fā)現(xiàn),于是他有了摘掉右派帽子的機會。
經過22年的“勞動改造”,1979年后張賢亮被平反恢復名譽,出來后重新執(zhí)筆,創(chuàng)作了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等作品,成為中國當代重要作家之一。 生前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 上世紀80年代初,根據(jù)張賢亮的短篇小說《靈與肉》改編的電影《牧 馬人 》在 全 國公 映 ,一上映便轟動一時,并引起了關于“出國”與“愛國”的大討論。
從商經歷 張賢亮的創(chuàng)作在上世紀90年代一段時間處于休眠狀態(tài),從文學創(chuàng)作轉入商場,他用此前獲得的70多萬版稅辦起了影視城,1992年12月創(chuàng)辦寧夏華夏西部 影視城公司,并任華夏西部影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 如今,張賢亮生前一手創(chuàng)辦的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已發(fā)展成為中國西部最著名的影視基地,是《牧馬人》《東邪西毒》《 紅高粱 》《大話西游 》 《 新龍門客棧 》《 喬家大院 》等百余部影視作品拍攝地。
逝世 2014年9月27日,張賢亮因病醫(yī)治無效在銀川去世,享年78歲。
代表作品
文學作品 短篇小說
《靈與肉》《邢老漢和狗的故事》《肖爾布拉克》《初吻》
中篇小說
《河的子孫》《龍種》《土牢情話》《無法蘇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綠化樹》《青春期》《一億六》
長篇小說
《男人的風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習慣死亡》《我的菩提樹》
文學性政論隨筆
《小說中國》
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 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是張賢亮于1933年在 銀川 創(chuàng)辦,是中國著名的影視拍攝基地,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上世紀90年代,因拍《牧馬人》《紅高粱》《東邪西毒》《大話西游》等電影,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獲得巨大成功。這也被稱為張賢亮的立體文學作品。 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集中 了大量中華傳統(tǒng)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用實物展現(xiàn)了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戰(zhàn)爭方式和娛樂方式。它保留和復制了在此拍攝過的著名電影電視的場景140多處,有內容豐富展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展廳、古代家具陳列室、藝術 攝影 展覽廳 、個性化海報展廳。
創(chuàng)作特點 張賢亮被認為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代表作家 。他的文學生涯始于上世紀50年代,又因反右等原因沉默長達20余年,直至“文革”結束,才有機會重新走上文壇。他既是1949年后的文學新生代,卻也是迅速淪落的“傷痕一代”,而在經歷血與火的錘煉后,他的新作品贏得了更有力的生命。 他的短篇小說《 靈與肉 》《肖爾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說《綠化樹》《青春期》,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都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綠化樹》書中在主人公章永麟遇到一個美麗得令人戰(zhàn)栗的女子馬櫻花時表現(xiàn)出的激烈的心里、言行沖突的變化,從人物的掙扎、沉淪、悔恨、絕望和感動,書寫一個知識分子在極端環(huán)境下面臨“靈”與“肉”的沖突。白天卑賤地求生,晚上詛咒自己的墮落,影射出他對時代和歷史的質問和反思。 《靈與肉》作者創(chuàng)作年代背景是1980年,小說描寫一個受到二十多年社會冷遇的右派許靈均在靈與肉的磨難中精神得以升華的故事。一面是富豪的生身父親的誘勸,一面是患難與共的妻子與鄉(xiāng)親的善良,許靈均終于坐著馬車回到了大西北荒原上的那間用自己靈與肉筑成的小土屋里去了?!鹅`與肉》發(fā)表之后,張賢亮開始引起文壇關注。這部作品明顯地帶著一種哲理的反思意味。
張賢亮是第一個把性寫進作品的中國作家。“我是中國第一個寫性的,第一個寫?zhàn)囸I的,第一個寫城市改革的,第一個寫中學生早戀的,第一個寫 勞改隊 的”,張賢亮曾接受采訪時如是說?!鹅`與肉》《初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這些書名放到今天都顯得大膽,這些作品都是在當時80年代初寫出來的,勇氣可見需要的勇氣。
人物成就 張賢亮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 寧夏文聯(lián) 名譽主席兼寧夏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曾任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8年張賢亮被評為“中國十大慈善人物”“中國十大收藏家”“中國十大才智人物”“影響寧夏50年人物”,2010年還被評為“寧夏慈善大使”。 其作品《靈與肉》《肖爾布拉克》分別獲得1980年、1985年全國短篇小說獎;1985年《綠化樹》獲得三屆全國中篇小說獎。
人物評價 作家王蒙 :“他的作品反映了時代、國家和知識分子的苦難命運,卻并不灰暗,小說中肯定了人性的善良,正是這種善良,給了人活下去的勇氣?!?/span>
《江南》雜志社主編 袁敏 :“張賢亮是當時作家中特別有生意頭腦的人?!?/span> 《朔方》(其前身是《寧夏文藝》)雜志常務副總編、作家 漠月 :張賢亮是“挺立潮頭、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并且善于用文學形式表達思想、觀點的作家”,“張賢亮是一桿大旗!”,其作品具有時代性、思想性、前瞻性和預見性。 作家 陳村 :“張先生是中國作家中少有的真土豪。將寫作、行商、參政、行樂結合得那么無隙,賣出西北的荒涼,很難得。” 作家 何立偉 :他是敢干、敢想、敢賭的男子漢。老張是個率直又真實的人?!八矚g什么,不喜歡什么,都不遮不掩?!薄八男≌f都是忠實于他自己的內心世界的,他不寫那種虛偽的、矯情的東西,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的自傳性?!?/span> 導演王家衛(wèi) :第一次來內地拍的電影是《東邪西毒》,當時得到了 西部電影集團 和張賢亮老師的很大支持。中國電影需要張老師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這樣中國電影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