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
楊虞卿,字師皋,虢州弘農(nóng)人。父寧,有高操,談辯可喜。擢明經(jīng),調(diào)臨渙主簿,棄官還夏,與陽城為莫逆交。德宗以諫議大夫召城,城未拜,詔寧即諭,與俱來。陜虢觀察使李齊運表置幕府。齊運入為京兆尹,表奉先主簿,拜監(jiān)察御史,坐累免。順宗初,召為殿中侍御史,終國子祭酒。
虞卿第進士、博學宏辭,為校書郎。抵淮南,委婚幣焉,會陳商葬其先,貧不振,虞卿未嘗與游,悉所赍助之。擢累監(jiān)察御史。 穆宗初立,逸游荒恣,虞卿上疏曰:“烏鳶遭害仁鳥逝,誹謗不誅良臣進。臣敢冒誅獻瞽言。臣聞堯、舜以天下為憂,不以位為樂。況今北虜方梗,西戎弗靖,兩河有瘡痏之虞,五嶺罹氛厲之役。人之疾苦積下,朝之制度莫修。邊亡見儲,國用浸屈,固未可以高枕而息也。陛下初臨萬幾,宜有憂天下心。當日見輔臣公卿百執(zhí)事,垂意以問,使四方內(nèi)外灼有所聞。而聽政六十日,入對延英,獨三數(shù)大臣承圣問而已,它內(nèi)朝臣偕入齊出,無所咨詢。諫臣盈廷,忠言不聞,臣實羞之。蓋主恩疏而正路塞也。公卿大臣宜朝夕燕見,則君臣情接而治道得矣。今宰臣四五人,或頃刻侍坐,鞠躬隕越,隨旨上下,無能往來,此繇君太尊、臣太卑故也。公卿列位,雖陟降清地,曾未奉優(yōu)眷、承下問。雖陛下神圣如五帝,猶宜周爰顧逮,惠以氣色,使支體相成,君臣昭明。陛下求治于宰相,宰相求治于臣等,進忠若趨利,論政若訴冤,此而不治,無有也。自古天子居危思安之心同,而居安慮危之心則異,故不得皆為圣明也?!睍r又有衡山布衣趙知微,亦上書指言帝倡優(yōu)在側(cè),馳騁無度,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辭頗危切,帝詔宰相尉謝。宰相因是賀天子納諫,然不能用也。俄詔行勞西北邊。還,遷侍御史,改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進吏部。會曹史李賨等鬻偽告,調(diào)官六十五員,贓千六百萬以上,虞卿發(fā)其奸,賨等系御史府。而虞卿親吏嘗受二百萬,亡命,私奴受三十萬,虞卿縛奴送獄。三司嚴休復、高釴、韋景休雜推,賨等皆誅死。虞卿坐不檢下免官。 李宗閔、牛僧孺輔政,引為右司郎中、弘文館學士。再遷給事中。虞卿佞柔,善諧麗權(quán)幸,倚為奸利。歲舉選者,皆走門下,署第注員,無不得所欲,升沈在牙頰間。當時有蘇景胤、張元夫,而虞卿兄弟汝士、漢公為人所奔向,故語曰:“欲趨舉場,問蘇、張;蘇、張猶可,三楊殺我?!弊陂h待之尤厚,就黨中為最能唱和者,以口語軒輊事機,故時號“黨魁”。
德裕之相,出為常州刺史。宗閔復入,以工部侍郎召,遷京兆尹。太和九年,京師訛言鄭注為帝治丹,剔小兒肝心用之。民相驚,扃護兒曹。帝不悅,注亦內(nèi)不安,而雅與虞卿有怨,即約李訓奏言:“語出虞卿家,因京兆騶伍布都下?!庇反蠓蚶罟萄运丶涤萸渲鼙龋蚋底蠖四?。帝大怒,下虞卿詔獄。于是諸子弟自囚闕下稱冤,虞卿得釋,貶虔州司戶參軍,死。 【譯文】
楊虞卿,字師皋,虢州弘農(nóng)人。父親名寧,有高尚的節(jié)操,能言善辯,令人高興??贾忻鹘?jīng)科,調(diào)任臨渙主簿,棄官歸夏,與陽城結(jié)為莫逆之交。德宗召陽城擔任諫議大夫,陽城沒有應(yīng)詔任職,詔令楊寧前往勸諭,與陽城一起入朝。楊虞卿考中進士科、博學宏辭科,任校書郎。抵達淮南,給人送婚聘禮金,適逢陳商埋葬他的先人,家中貧窮無法安葬,楊虞卿未曾與他交往過,拿出隨身攜帶的全部禮金資助他。
穆宗剛剛即位,放縱游樂沒有節(jié)制,楊虞卿上疏說:“老鷹遭到傷害而好鳥消逝,不殺諫諍之臣而良臣進言。我斗膽冒殺頭之罪進獻沒有見識的妄言。我聽說堯、舜把天下的憂愁當做憂愁,而不把取得王位當做快樂。何況如今正當北虜強硬,西戎沒有平定,兩河地區(qū)凋敝困苦讓人擔憂,五嶺遭受毒氣的侵害。人們的疾苦日益繁重,朝廷的制度沒有修正。邊防沒有現(xiàn)成的儲備,國庫里的財物漸漸用盡,因此現(xiàn)在不是高枕而臥的時候。陛下剛剛開始處理紛繁的政務(wù),應(yīng)該以天下之憂為憂。應(yīng)當每天接見輔政大臣和公卿百官,關(guān)心詢問,使四海之內(nèi)朝里朝外的人都能聽到陛下的聲音。然而陛下臨朝政已經(jīng)六十天了,只有三四個大臣受到圣上的詢問罷了,其他朝中大臣同入同出,無所咨詢。諫官充滿朝廷,卻聽不到忠正的言論,臣確實感到羞愧。這大概是圣主的恩寵少而進諫之路被堵塞的緣故吧。即使退朝閑居時也應(yīng)該時時召見公卿大臣,這樣才能使君臣之間感情接近而獲得治國之道。”當時還有衡山平民趙知微,也上書指出皇帝有倡優(yōu)在身邊,游獵無度,內(nèi)則荒淫于女色,外則沉迷于田獵。言辭很坦率懇切,皇帝詔令宰相安慰答謝。宰相借此慶賀皇帝能夠納諫,然而皇帝沒有采用。 不久詔令楊虞卿前去犒勞西北守邊的士卒。回朝后,升任侍御史,改任禮部員外郎、史館修撰。提升到吏部。適逢曹史李賨等人出賣假任官文書,調(diào)任官員六十五人,獲贓一千六百多萬貫,楊虞卿揭發(fā)他們的罪行,李賨等人被關(guān)押在御史臺。另外與楊虞卿關(guān)系親密的一個官吏曾經(jīng)受賄二百萬貫,逃跑了,他自己家的奴仆受賄三十萬貫,楊虞卿捆住奴仆送入獄中。三司嚴休復、高釴、韋景休一起審問,李賨等人都被處死。楊虞卿因不約束手下人獲罪被免官。
李德裕做宰相后,楊虞卿出任常州刺史。李宗閔再次入朝做宰相,召他入朝任工部侍郎,升任京兆尹。大和九年,京城謠傳鄭注為皇帝煉丹,要挖取小孩子的心肝使用。百姓大為驚恐,關(guān)起家門保護孩子?;实鄄桓吲d,鄭注心里不安,而且他一直與楊虞卿有仇,于是就與李訓約定上奏說:“這個謠言是從楊虞卿家傳出來的,通過京兆尹的侍從流傳到京城?!庇反蠓?/span>李固言向來嫉恨楊虞卿,因此附和其說?;实鄞笈?,將楊虞卿關(guān)進詔獄。于是楊虞卿的各位子弟自己捆住自己到京城喊冤,楊虞卿被釋放后,貶為虔州司戶參軍,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