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襲擊事件
“朝鮮武裝分子青瓦臺襲擊事件”,又稱“1·21青瓦臺襲擊事件”,發(fā)生于1968年1月21日。當時,朝鮮派遣了由“124軍部隊”所屬特戰(zhàn)敢死隊31人組成的武裝隊員,暗中穿越軍事分界線透入韓國,以全副武裝的韓國野戰(zhàn)部隊打扮,進入了可以對青瓦臺一覽無遺的首爾市北岳山路。不巧遇上了下班路過的韓國鐘路警察署署長,識別出野戰(zhàn)軍服的肩章屬于無法擅離的駐守前線部隊。于是上前盤問,導致雙方開火,這立即驚動了駐守在北岳山路防守青瓦臺的韓國軍隊,使得朝鮮特攻敢死隊南下暗殺當時韓國總統樸正熙的計劃化為泡影,也震撼了全球。 經過
1968年1月21日深夜10時許,韓國總統府所在地青瓦臺附近,6個身穿韓國軍服,腳上卻是黑色膠鞋(因為韓國軍隊從沒有配發(fā)過這種黑色的膠鞋,反倒是朝鮮軍隊多穿這種黑色膠鞋)的行人引起了巡邏警察的注意,因為這里距離韓國總統府非常近,警察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便上前盤問,不料這6人竟然抽出沖鋒槍開火,并向正在街上行駛的公共汽車投擲手榴彈,致使公共汽車上多人死傷。后援的大隊韓國軍警迅速趕來,經過激烈的槍戰(zhàn),擊斃其中的5人,重傷并活捉1名,但這人在押解途中自殺身亡。 韓國軍警隨即在首爾地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的搜捕,先后發(fā)現并擊斃28人,生俘1人,另有2人逃脫。據唯一的生俘者金興九招認,他們一行共31人,是朝鮮代號第124部隊的突擊隊員,計劃分為6組同時襲擊首爾的韓國總統府、美國駐漢城〔今首爾〕大使館、美軍駐漢城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等目標,來掩護對漢城一所關押朝鮮特工人員的監(jiān)獄的營救突擊。負責襲擊青瓦臺的那一隊特工被發(fā)現時,他們距其目標--韓國總統府的直線距離已不過百米!在隨后韓軍發(fā)動的數萬人規(guī)模的大搜捕中,竟然還有2名朝軍特工成功逃脫,其中一人更是在腹部中彈的情況下,用手將流出體外的腸子塞回腹腔,以手部壓住傷口,跋山涉水,逃過韓軍的重重圍捕殺回到朝鮮。 尾聲
《新東亞》引述當時負責調查“1·21青瓦臺襲擊事件”的白東林(當時的韓國防諜部隊調查系系長)的話指出,當時的31名朝鮮特攻隊員中,除了金新朝欲引爆自盡前被生擒之外,能夠確認的尸體只有27具,其余3人下落不明。就在韓國的調查工作結束后不久,韓國當局透過朝鮮的廣播才得知,有一名參與襲擊青瓦臺的朝鮮敢死隊員,已經安全逃回朝鮮,而且成了朝鮮的大英雄,他就是現任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負責宣傳的副總局長樸在京。 臺灣總結
事件發(fā)生后,臺灣方面透過與韓國情報合作的管道,取得相關信息。臺軍方面事后分析朝鮮特攻隊攻擊行動的利弊得失時,在一份由掌管臺軍情報之“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印行的內部數據中,列舉朝鮮特攻隊六大優(yōu)點: 第一,選擇冬季河面封凍、路上行人稀少的時節(jié)展開行動,十分有利于特攻隊的詭秘之特性; 第二,他們挑選防衛(wèi)心理松散之美軍防線,而不選士氣較高,警戒心較強的韓國部隊正面滲入;
第三,通過臨津江時,特攻隊人員反穿鞋子,以資欺敵;
第四,特攻隊員每人平均背負二十到二十五公斤之重物,猶能以每小時八至十二公里之速度,在山地行軍,臺軍當局特別指出,“我部隊在行軍訓練上應加取法”;
第五,特攻隊人員閱讀過地圖之后,到達實地時,就不再利用地圖,可在夜間潛行,時速十二公里,“可供我突擊隊及特戰(zhàn)部隊訓練之參考”。
第六,如果以陸上滲透的角度觀之,此次朝鮮特攻隊之陸上滲透,“實可為特種作戰(zhàn)陸上滲透之最佳例證”。
官網遭侵
據韓國《中央日報》2013年7月1日報道,6月25日發(fā)生的青瓦臺官網被黑客侵入事件,造成青瓦臺網站約一半左右10萬名會員的個人信息遭到外泄。2013年6月25日,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政府部門、媒體、政黨等至少16個機構遭到的黑客攻擊。 官方回應
青瓦臺6月28日在網站上發(fā)布了“就青瓦臺信息外泄事件的道歉公告”,表示“就部分會員的珍貴個人信息外泄一事,我們真心向大家致歉”,“會員名字、出生年月、用戶名(ID)、住所、IP等5種信息遭到外泄,但密碼和居民身份證號因為進行了暗號化處理而未遭泄露”。
青瓦臺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根據廣播委員會對遭受黑客襲擊的處理規(guī)定,我們將受黑客襲擊一事在網站上進行了公布”,“如有人因此遭受損失,可以通過申請個人信息紛爭調解等得到補救”。這是青瓦臺網站會員信息首次遭到外泄。
警方調查
一名自稱為國際黑客團體“匿名者”(AnonymousKorea)成員的黑客6月25日宣稱,韓國青瓦臺、國務調整室和部分媒體的官網黑客事件是他本人所為。韓國警方就此主張表示,正在確認該黑客的主張是否屬實。
警衛(wèi)選拔
要成為青瓦臺警衛(wèi),公開錄取韓國七級公務員海報上寫瞂的第一條需要具備的條件是:“具有勇氣,能夠為任務獻出生命的人。”
第二條是“以完備的自我管理,時刻準備好的人”。第三條是“常常做好管理,為了任務時刻準備好獻身的人”。這是“很可怕”的條件。雖說軍人也是抱著“死即生”的覺悟,但是不會這樣直白地要求“去死的勇氣”。
武術
一提到警衛(wèi),總是會想到具有強壯體格的體育系畢業(yè)的武術高手。實際上總統警衛(wèi)的各種實力都很驚人。在職的警衛(wèi)中,有武術達到20段的。據2008年10月韓國大國家黨(現新國家黨)議員黃永哲公開的資料,當時警衛(wèi)處(現警衛(wèi)室)300多名警衛(wèi)的武術段數合起來的話是1503段,平均每人是五段。而并不是從合格之前開始都是習武之人。警衛(wèi)相當一部分是合格之后才打造為武術高手的。警衛(wèi)招錄考試中并沒有武術科目。只是警衛(wèi)室教育訓練規(guī)定,為具備一定的武術實力,規(guī)定須義務習練武術。
英語
招聘考試中重要的反而是英語成績。如果沒有托業(yè)(TOEIC,700分)、TEPS(625分)、托福(TOEFL,PBT530分,CBT197分,IBT71分)等公認英語成績,連報名都不行。合格者的專業(yè)(spec,是對就業(yè)所需的經歷、學分、語言分數、資格證等的指稱)多種多樣。 只靠學習好就合格也是非常困難的。就算是在第一輪筆試中合格,還必須在第二輪考試時通過仰臥起坐(肌耐力)、立定跳遠(爆發(fā)力)、跑步(心肺耐力)、10米往返跑(敏捷性)、背肌力等五個體能檢測考試。 韓國總統警衛(wèi)在執(zhí)勤中時刻都不可松懈。因為無法預知會在何時何地發(fā)生突發(fā)狀況。這樣很自然就會有“職業(yè)病”。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直盯著對方看的習慣。因為眼神不對勁的話,很有可能就是行為怪異的人。